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史一页 > 正文

山东大学历史名人:赵太侔校长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8日 10:03 点击次数:

  赵太侔先生于1932-1936年,1946-1949年,两度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时间虽都不长,但对于山东大学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多方面的建树,曾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受到教育界的好评。
  赵太侔(1889-1968),原名赵海秋,又名赵畸,太侔其字,后来即以字行。1889年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今青州市)东关一个自食其力的农民家庭。幼年的赵太侔聪颖勤奋,刻苦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州中学(后为省立第十中学,今青州一中)。
  1914年赵太侔先生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四年毕业后在济南任省立第一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英语教师。1919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美,先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后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此间和留美的闻一多、涂上沅、梁实秋等交往甚密,共同组织中国京剧在美公演,受到美国华侨的好评。1925年结业回国,任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和戏剧系主任,并被北京大学聘请为讲师,主讲戏剧理论课程。
  1928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抵济南,奉系军阀张宗昌败逃,设在省城的省立山东大学停办。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报请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拟重新组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先生被提名为筹备会委员,由南京返回山东。1930年筹备工作完成,使用原私立青岛大学校舍(即德军所建的俾士麦兵营),组建成国立青岛大学。首任校长为蔡元培推荐的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长杨振声,赵太侔先生辞去省立一中校长的职务,专任国立青岛大学教授和教务长,时年41岁。1932年春,教育部指令国立青岛大学进行整理,同意杨振声辞职,任命赵太侔为校长,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
   赵太侔任校长后,文、理两院合并为文理学院(不久仍分开),取消教育学院在济南设立农学院(暂不招生),筹建工学院(1933年成立),由杜光埙任教务长,其他教学组织负责人基本未变。除坚持杨振声的“兼容并包,学术民主”的办学方针外,他加强学校下述四个方面的建设,并身体力行,做出成绩。
  第一,建立阵容整齐、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赵太侔认为办好大学,教师的力量和科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他有一个小本子,专记各门学科的专家和学者,了解对方情况后,或者亲自聘请,或者托人代聘。国立山东大学经费虽少于其他各校,但教师的薪俸与其他各校基本相同。而且每聘一般定期为二年或三年,这在当时生活动荡、谋职困难的情况下,可使受聘教师思想稳定。教授在校任职连续三年者,可享受半年假期,或从事专题研究,或出国考察,经过申请学校可给予适当的补助。至于青岛的气候、地理位置、交通等优越条件,当然对教师也有不小的吸引力。
  按当时国立山东大学的师资阵容和水平,除北大、清华外,较之其他国立大学都无逊色。新聘教师还处于年富力强,他们工作认真,使国立山东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建立以教授为主体的校务委员会和各种专门委员会,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实行教授治校,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席、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各系主任和教授代表组成校务委员会。学校的重大问题和兴革事项,均提交校务委员会讨论决议,校长负责组织贯彻执行。校务委员会既是立法机构,也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样教授们均能积极地关心学校,提出各种建设性的意见,保证了学校的工作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轨道上运行。此外,在校长领导下,还设立了科学研究、教师聘请、校舍建筑、教学设备购置、毕业考试等专门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委员,也都从教授中聘请。他们不但能把与教学有关的工作处理得更稳妥,更完善,而且也发挥了教授治校的作用。国立山东大学那时工作和谐、目标一致,大家同心同德,教学、科研、学校建设进展的都较快,应当承认,是实行这种领导体制的结果。
  第三,撙节行政开支,添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当时全国各校名为国立大学,而经费来源主要靠地方拨款。富省多拨,穷省少拨,当时青岛大学只有3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赵太侔校长继续厉行勤俭办学的方针,把学校行政开支压缩到只占全部经费的六分之一,把行政人员精简到只占全校教师的五分之一。把节余的经费存入银行生息,用以添置教学设备。同时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师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如物理系修制仪器,化学系自制药品,生物系采集标本等等。从1933年期,使用银行存款,申请教育部补助,陆续建成科学馆、化学馆、工学馆、水力实验室等等。至1936年图书馆藏书增至40万册,教学仪器增至1200余件,化学系自制的化学试剂,能对外供应。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学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基本上满足了教学的需要。而且这种厉行节约、勤俭办学的精神,逐步形成了一种优良传统。
  第四,培养严谨勤奋、基础扎实、敢于开拓的优良学风。赵太侔校长认为学风是学校的精神支柱,而好学风的形成,又必须是各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动全校人员自我严格、自我追求的结果,所以他要求教师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科学研究中要不断创新,取得成果,对学生,要求好的学习成绩,根据《学则》的规定,选优汰劣,绝不稍宽。为了确保毕业生的质量,对每届毕业班都设立毕业考试委员会,办理毕业考试和审核成绩。
  1934年4月,教育部派员到各国立大学视察,对山东大学教学中的严谨,研究中的创新,建设学校中的勤俭节约,培养人才中的重视质量等等,甚为满意,发出表扬的训令,使山东大学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声誉。
  1936年,由于学生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不断高涨,赵太侔校长受到上峰的职责、地方的刁难,拒绝拨给协助经费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于当年8月愤而辞职,随即离校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赵随北平艺专迁移至湖南沅陵,不久辗转至重庆。在陪都先后担任教育部教科用书编委会委员兼剧本整理组主任、国立编译馆编纂、中央训练委员会第三处处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等职,前后达八年之久。
  抗日战争中,国立山东大学内迁至四川万县,旋即奉令停办。师生和图书馆仪器并入中央大学等校。十四年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仍在青岛复校,任命赵太侔为校长,再次主持山大工作。此时复校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举,他独具创建地抓住四个方面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收回校舍。青岛沦陷后,国立山东大学校舍被日本人占用,胜利后又被美军接收做了兵营。收回校舍是复校中最急迫、最关键的一步,而且又是一项复杂、棘手的工作。为此,他电召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八年之久、时在岭南大学任教的周锺岐教授到重庆,聘为总务长,先期去青岛,办理收回校舍事宜。赵太侔六月到青岛,亲自与驻青美军司令柯克谈判,又陆陆续续收回一批校舍,勉强开学。直至1948年底美军从青岛全部撤走时,校舍才得全部收回。
  第二,系科设置。抗战前国立山东大学设有文、理、工三个学院共八个系(农学院未招生)。复校后赵太侔校长考虑到,胜利伊始,各业待举,而培养人才尤为急务。经请示教育部同意,设立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共十六个学系,以广育人才,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因之,复校后的山东大学较前有了发展,规模得到扩大,成为一所有各门学科的高等学校。由此可见,赵太侔校长对于办学是热心的,也是颇具远见的。
  第三,延聘师资。胜利初届,各大学均处于恢复阶段,纷纷急聘教师。赵太侔接任校长后,捷足先登,早发聘书,并能礼贤纳士,登门教请。当时应聘的有:朱光潜、老舍、游国恩、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遵宪、朱树屏、刘椽、阎效复、杨宗翰、郑成坤、李士伟、沇福彭、穆端五等等。组成这样高水平的教师阵容,赵太侔确实是费尽了苦心。上述教师除老舍出国、朱光潜因病中途辞聘外,其余均在1946年秋和1947年春到校。复校后,国立山东大学由于聘到高水平师资队伍,不但促进教学、科研的提高,而且为50年代的山东大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四,全国招生。复校后的国立山东大学的招生工作,仍然坚持严要求、重质量的传统。同时赵太侔校长认为学术无地方性,学生来源越广,在相互切磋和陶冶中,越能培养优秀人才。当年秋季在北平、南京、上海、西安、成都、重庆、济南、青岛八个城市设立招生办事处,当时报考的学生共5871人,经过初试和复试,录取本科学生518人,先修班学生185人,达到了广收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程度。可见对招生工作是很有见地的。
  赵太侔先生青年时代,追求个人奋斗,旨在成名成家。壮年时代进而关心国家命运,以办好学校、培育人才、实现教育救国为己志。他在两任山东大学校长中,对学生的爱国主义运动,不甚理解,认为学生只有读书成才,将来才能救国,所以采取劝服、说服等办法。但是,他对学生又寄以无限的希望,十分关心和爱护。1934年8月,物理系学生俞启威(即黄敬,中共地下党员),被青岛当局逮捕,押解济南。赵太侔校长闻讯,赶到济南,力请国民党山东省主任委员李文斋、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出面保释,并亲领俞启威返回青岛,送给旅费,密属速速远走。1946年10月,教育部给赵密电,指令查明中文系教师徐中玉的“共党”嫌疑具报,赵将密电内容告知徐中玉,令其避开,从而保住了徐中玉。
  1947年到1948年,赵太侔先生对在爱国民主运动中两次被逮捕的200名学生,采取营救措施。亲自修改营救学生文稿,通过校务委员会作出决议,被关押学生一律不作旷课论,保留他们的学籍。被捕学生从看守所传出信函,请他以校长地位,呼吁社会贤达进行干预,他应诺予以交涉。
  1949年4月,在青岛解放前夕,有人劝赵太侔出走南逃,也曾接教育部密电,嘱令随驻青海军南下广州。但赵留意已决,乃秘密住进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病房(该病房不对外开放)。青岛绥署主任刘安祺南逃时,奉命到绥远路赵的宿舍胁迫同行,无奈已人去楼空。6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青岛,赵太侔先生迎来了中国大地的黎明,和国立山东大学师生共庆解放。
  赵太侔先生性情沉静敦厚,律己而又自信,细心而又果断,鲜言寡笑,不尚掩饰,不作无聊应酬。在两任山东大学校长期间,清廉为怀,淡泊自持,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解放后赵太侔先生任山东大学外文系教授。1958年山东大学奉命迁校济南时,他表示愿留青岛。在山东海洋学院任外语教研室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还任政协山东省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及民革山东省常委和青岛市副主任委员等。晚年致力于汉字改革的研究工作,写有《汉字改革方案》、《汉字新法打字机拟文》等文稿,受到国务院高等教育部、文字改革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可惜,在“十年动乱”中,文稿全部丢失。1968年4月,在“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下含冤逝世。
  1979年10月,山东海洋学院为赵太侔先生举行平反昭雪追悼大会,赞扬其人品道德,肯定其功劳业绩,做出了历史的评价。为山东大学作出累累建树的赵太侔校长如地下有知将会感到无限的慰藉!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英才录》P12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江宁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