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贻诚(1906-1994),字式穀、式古,曾用名伯遗,全国知名的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我国磁学和磁性材料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微磁化理论、磁性薄膜和非晶态磁性的工作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的磁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把毕业生的精力给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为我国培养了几代物理学人才。
郭贻诚出生在北京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上中学时就学业出众。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5年预科毕业,入本科物理系。在这里,他受到当时我国许多著名教授的指导,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192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理学学士学位。1929年,任北京中法大学居里学院助教。1931年,他受同学好友王普的邀请,到青岛山东大学任物理系讲师。1936年,获得公费去美国留学,8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39年获自然哲学博士学位。
1939年9月,郭贻诚从美国回到上海,经人介绍到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任物理教授。父亲的衰老,家计的艰辛,迫使他于1941年离开龙泉分校,回到北京。他先后担任过燕京大学数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北京临时大学第七分校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他又回到青岛山东大学任物理系教授。此后就一直在山东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任物理系主任、山东大学理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副教务长。
郭贻诚知识渊博,才华出众,是从事物理学教育的一位多面手。他先后主讲过热力学、光学、电磁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并亲自辅导普通物理实验。有许多新课都是他首先主讲,然后再逐步交给他的助手或其他教师。利用这种办法,他在山东大学带出了一批物理教师队伍。
郭贻诚在教学上,严格认真,一丝不苟。有许多课他已教过多遍,但在每次上课前都重新进行认真的准备,并努力找出改进的地方。他讲课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对一些疑难问题,他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阐述。因此,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总是对问题理解得比较深刻。在教学中,他重视实验教学,除在讲课中理论联系实际外,还亲自辅导普通物理实验。他常说:“物理学从本质上来看,是一门实验科学。只有实验才能检验理论是否正确;只有实验才能发展这门科学。”在他担任物理系主任期间,该系的实验教学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他的领导下,山东大学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磁学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在我国的磁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郭贻诚在教学中还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他除了在讲课中编写了大量讲义外,还和杨肇燫等人合译并出版了《大学物理》。1965年,他在博采各国教材之长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及自己的研究结果,编著出版了专著《铁磁学》。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铁磁学的基础理论、实验结果及发展趋势,是我国第一部铁磁学专著,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磁学专业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长期为我国各高等院校作为教材而沿用。此书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美国磁学专家R.F.司徒勋(Soohoo)于1980年来我国访问时,称赞这是一本好的教科书。日本磁学专家近角聪信看到此书后,立即写信给郭贻诚表示赞赏。1982年来山东大学访问时说:“这本书在日本大学很受欢迎,是日本磁学专业学生的参考书之一。”该书1982年第二次再版。
1956年,郭贻诚在山东大学建立了磁学专业,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五个磁学专业之一。1958年,郭贻诚招收第一届磁学专业的研究生。1978年,他开始招收磁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成为国家教委所属院校磁学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从1929年郭贻诚从事大学教育起,他在我国高等院校耕耘了5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物理学科技人才。特别是他从事磁学教学以后,他培养的磁学专业学生毕业了几百人,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工厂、研究所和大学中,成为我国磁学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
郭贻诚是一位物理学教育家,也是我国知名的磁学专家,在磁学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均作出重要贡献,但他早年研究的却是宇宙射线。在美国攻读学位时,他一面学习理论知识,一方面跟随C.D.安德森(Anderson)教授进行宇宙线研究。安德森教授因发现正电子而获得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于1936年又和S.H.内德梅厄(Neddermey-er)从宇宙线中发现了μ介子。因此,郭贻诚所从事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证实安德森的发现,也为了探测新的带电粒子,郭贻诚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研究,先后拍摄、观测、分析了2000多张宇宙线照片,并从中找出了μ介子(当时叫重电子)的轨迹,从而为安德森的发现提供了新的证据。在那里他成为第一个参加寻找介子的中国人。新中国建立后,他意识到国家急需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电力工业和电讯工业,他毅然放弃了多年所从事的宇宙线研究而改为研究磁学,并在磁学实验和磁学理论方面取得一系重要成果。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山东大学在我国较早地建立了磁学教研室并建起了磁学实验室,以后又成立了磁学研究室,成为我国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阵地。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他主要从事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在改进这类材料的工艺、提高这类材料的性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为我国发展铁氧体磁性材料工业作出了贡献。在这段时间内他还做过铁微粉的研究工作。60年代初期至中期,为了满足国家对于计算机快速磁膜存储器的需求,郭贻诚承担了教育部下达的“铁磁薄膜研究”的重点课题。在他的指导下,山东大学磁学研究室很快建成了镀膜室并自行制造了克尔磁光效应磁畴观察仪、测量磁各向异性的转矩仪、铁磁共振仪以及测量铁磁薄膜静态和动态磁特性的各种设备。郭贻诚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利用这些设备对Ni-Fe薄膜的单轴磁各向异性及其角分散、磁畴结构、畴壁蠕移、静态及动态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第一届及第二届全国磁学及磁性材料会议上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理解和改进Ni-Fe薄膜的磁存贮特性提供了实验基础。在70年代初,他们终于研制成功了216×50字位的磁膜存储器。1976年以后,郭贻诚承担了国家下达的非晶态磁性薄带和薄膜的重点研究课题。在这项研究工作中,他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1978年召开的第24届国际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上,他发表了《Fe-Co非晶薄带的低场磁性》论文,受到与会者广泛的重视。在1980年召开的第26届国际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上,他又发表了《Fe-Co非晶薄带的晶化动力学》和《Co-Fe非晶薄带的磁化与温度的关系》两篇论文。前一篇文章从实验上验证了T.Masumoto等人提出的晶化理论;后一篇文章指出在Fe-Co非晶薄带中可能存在着铁磁性与亚铁磁性并存的两相结构。这三篇文章均载于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上。在1982年召开的国际磁学会议上,郭贻诚宣读了他的论文《磁场热处理对于非晶薄带Fe38Si10B12磁损耗的影响》,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此文刊登在欧洲磁学与磁性材料上。此后,郭贻诚又指导他的研究生在Co基非晶软磁薄膜的制备工艺、晶化过程、结构相变以及多晶Fe膜的B离子注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郭贻诚在磁学理论研究方面也有所建树。他的《微磁化理论》,对W.F.布朗(Brown)的理论及结果作了精辟的阐述。在自旋旋波理论方面,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改进计算过程方面提出了新的方法,1963年发表了相关的论文。1965出版的专著《铁磁学》是我国磁学工作者学习基础理论的主要参考书。1977年,他主持翻译出版了《结环行器》一书,适应了当时进行的微波铁氧体结环行器的设计和制造的需要。1984年,他在对非晶态磁性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与王震西共同主编出版了《非晶态物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非晶态物理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他与潘孝硕共同撰写了“非晶态磁性”一章。1986年,该书获得了山东省科技成果奖。
郭贻诚还在组织我国磁学学术交流方面作出重要贡献。1964年,他分别在济南和青岛组织并主持了第一届全国磁学讨论会和第二届全国磁学及磁性材料会议。此后直到1981年,他是我国历届全国磁学及磁性材料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之一。1979年,他在济南组织并主持了第二届全国磁学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他邀请我国的一些磁学专家到会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并进行了讨论。1980年,他组织了以R.F.司徒勋为主讲人的磁共振讨论班;1981年他又组织了以鲁鲍斯基为主讲人的非晶态磁性讨论班。在长期的学术交流和交往中,郭贻诚和我国磁学界的施汝为、潘孝硕、戴礼智结为挚友。他们亲密无间的合作精神,为我国磁学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多次参加国际磁学会议,促进我国磁学学术的国际交流。他曾应邀到东京大学物理研究所、麻岛大学、东北大学和名古屋大学作学术报告。1984年,他被聘为第四届国际铁氧体会议顾问委员会顾问。1985年,他是国际磁性薄膜会议的特邀代表。
在1960年至1985年期间,郭贻诚担任山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1985年以后,被推选为山东省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此外,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理事。
在行政职务方面,郭贻诚除长期担任山东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外,1966年前后还曾担任济南市副市长。
在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同时,郭贻诚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各项社会活动。1951年,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青岛市委常委,民盟山东省委副主委兼秘书长、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
他还曾当选为山东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山东省委员会委员、第二至五届副主席。在他当选为人民代表期间,经常不辞劳苦地到基层了解情况和检查工作,并把发现的问题直言不讳地提交给政府。
郭贻诚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他所从事的物理学教育和磁学研究工作。为了表彰他对人民的贡献,中国物理学会于1982年向他颁发了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50周年的荣誉奖状和金质奖章;山东省教育厅于1984年授予他忠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事教学工作三十余年的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