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声与山东大学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6日 16:33 点击次数:
20世纪30年代的山东大学被称为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由杨振声倡导确立、并由赵太侔“遵循效仿”的办学理念不但创造了这次辉煌,而且为山东大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名师云集 声振南北
杨振声、赵太侔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又分别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及美国大学的办学模式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杨振声任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校长前,历任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他到任校长后,在办学中吸取北大、清华的经验,效法老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来校任职任教,建立起在全国大学中屈指可数的师资阵容。著名文学家闻一多、老舍、梁实秋、沈从文、洪琛、游国恩,教育家黄敬思、数学家黄际遇、化学家汤腾汉、傅鹰,生物学家曾省、童第周,物理学家任之恭、王淦昌等都曾先后任教于山东大学。
国立山东大学的教授、讲师聘任都是经过聘任委员会审查通过的,特别注重学术水平,采取宁缺勿滥的原则。这些专家教授一律担任课堂教学,为一、二年级学生讲基础课。名师授课倍受欢迎,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为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人多为中青年,在教学研究中认真,勇于创新,使学校的学术空气日益高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也因此创造了山大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教授治校与“最高权力机构”
杨振声认为,各种规章制度与计划是要严格遵守与执行的,因此制定这些规章与计划的时候,就“不能不十分审慎,专靠校长一人或数人是很危险的”。校长即使“经验多些,见解透些,那经验也有时而穷,见解也有时而偏”。所以必须“要有一个集思广益的组织,权在校长之上,然后种种的规程才能比较完善”。这个“集思广益”的组织便是校务会议。它是由全体教授选出的代表和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各系主任组成的,校长为当然主席。由于教务长、秘书长及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都是教授,所以山大的行政体制是由校长主持下的教授治校制度。它既是学校的立法机构,又是全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的一切重大事项,都得由校务会议审议,它所作的各项决议,校长负责组织贯彻执行。这样即使校长是一个没有教育经验的人,也不至于危害学校的根本了。实施这种制度能使广大教授积极关心学校,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保证学校工作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轨道上运行。此外,在校长领导下,还设有多种专门委员会,委员也都是从教授中聘请。它们不但能把与教学有关的工作处理更稳妥、更完善,而且也能发挥教授治校的作用。国立山东大学那时工作和谐,目标一致,大家同心同德,教学、科研、学校建设进展的都较快,是实行这种领导体制的结果。
“在行政上多花一文,这一文便是虚耗;在基础上多花一文,这一文便是建设”
作为校长,杨振声认为大学不仅要有好的教师,以指导学生的研究与学习,还要有好图书馆和实验室供给学生学习与研究,“基础的基础在图书”。他要求图书管理要科学化,尤其编目要力求完善,以便师生查找。他认为,“实验室之于大学,与图书馆同其重要”,“近代科学而不由实验入手,犹之农夫不操耒耜而云能耕,木匠不亲绳墨而云能量,同是一样的荒唐”。因此,在国立青岛大学设备仪器极少且不适用,而经费来源又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杨校长从实际出发,采取缩小行政编制之原则,注意精打细算,尽量多抽出一些钱用来购买图书和设备。他曾说:“我们惟有节省经常费来补充设备费,我们经常费能多省一文,即设备上能增加一点,也便是学校的基础上多放一基石”,“故在行政上多花一文,这一文便是虚耗;在基础上多花一文,这一文便是建设”。他把学校添置图书、仪器设备及增加建筑的工作比喻为盖房子打基础,“地基打得好,础石放得牢,将来这广厦百间,高楼千栋,才盖得起,负得住。而我们的经费能多花在这基础一文,这一文便有它百年的价值,文化的贡献。 ”山东大学从此也树立了勤俭办学的校风。学校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与实验室的习惯。这种利用实验室之习惯,不只是增进其对于所习学科之了解,也因而训练其实验之身手,所以学生毕业后,对于科学实验之贡献甚多。
蔡元培赞许山大“文理渗透”教学法
杨振声说:“大家常把文学院与理学院看为截然不同,大概把科学放在理学院,非科学放在文学院,是错误的。”他认为文、理两学院没有绝对界限,“是相辅而行的”:“文、理两学院不但不能此疆彼界,而严格地说起来,更是相得益彰。文学院的学问、方法上是得力于自然科学;理学院的学问、表现上也得力于文学美术。文学院中的人,思想上越接近科学越好;理学院中的人,做人上也越接近文学越好”,“文理本来就不能分家,最多不过如一家两院罢了”把文、理两院之间的“疆”、“界”打开,两家就变为一家了。
1932年,国立山东大学文、理两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做法,得到教育部的赞许:“事属新创,用意尚佳”。也曾经得到蔡元培的赞许:“山大有几点特色,是其他各大学少有的……第一,文学院与理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来办是非常好的……”。当时的《学则》明确规定了文科的学生必修理科的某些课程;理科的也必修文科的某些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安排,既保证了培养人才的方向和需要,又适当照顾了学生个人的志趣,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学其它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三方面都有广泛的综合的了解,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0多年前,杨振声校长对“文理渗透”的重要意义已有深刻认识。
“一个大学要协助地方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问题”
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同时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杨振声认为,大学是“社会拿出血汗换来的钱组织的学术机关之一”。既然如此,她就应当“以学术增加人类的幸福来报答他们”!赵太侔在开学典礼的致词中强调:“一个大学与其所在地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既受到地方的供养,一方面要协助地方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问题,同时要供给地方所需要的人才。我们造就的学生,如果不能适应这种需要,那是我们未能尽到责任”。
这一时期,各系都很重视基础课的教学,安排或动员各学院的教授为一、二年级学生讲基础课,并注重联系各系实际,探索形成具有本系特色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和能力。
国立山东大学在办学中极为重视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术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各学院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研究学术的兴趣与能力,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为工农业生产做些贡献。生物系师生对海洋生物进行重点调查、采集与研究、制作标本,为开发祖国海洋事业提供了科学资料和数据。还有农学院对莱阳梨病虫害的防治,对山东棉花品种的改良,化学系对药物的研究和解析,对青岛印染业的具体考察和探讨等,都是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直接纳入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这种做法既服务了工农业生产,又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加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浓厚了学校的学术气氛。
为了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派的争论,活跃学术空气,学校把每星期一“总理纪念周”时间定为学术演讲时间,由学校、院系负责人及教师们作演讲,学生也踊跃参加。除每周都有本校教师作学术演讲之外,两位校长还利用青岛的地理条件,经常邀请一些名流、学者,如章太炎、蔡元培、顾颉刚、竺柯桢、冯友兰等到校讲学或作学术演讲。通过这些活动,活跃了学术空气,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各种学术社团如雨后春笋,使整个校园洋溢着奋发向上、努力探索之风。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 作者:张庆美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加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