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20年第2期)刊发了王育济教授的长篇学术对话:Keeping Abreast of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Sciences”: Dialogue and Exchange(与国际历史科学同行:对话与讨论)。
2015年8月23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济南开幕,这是大会自1900年创办以来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这封贺信由于谈到历史科学中的若干本质问题而引起中外历史学家的持续关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的这篇长文即是王育济教授与芬兰历史学家玛丽亚塔·希耶塔拉教授(曾任国际历史学会主席以及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主席)对贺信的专题讨论。双方围绕着信中所提出的“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以及历史学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可以而且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对话。
王育济教授在文章中指出:各国史学家的广泛参与,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被誉为“史学奥林匹克”的直接原因。如第13届(莫斯科,1970年)、第16届(斯图加特,1985年)和第17届大会(马德里,1990年),参会的历史学家都超过3000人。而更深层和本质的原因,则是大会始终奉行的国际和平主义宗旨。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是二战后的70年里,即使是来自敌对和冲突国家的历史学家,也总能借助史学大会这个平台,和平地表达意见。大会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做出了众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大会所秉持的这种国际和平主义的宗旨,与有着悠久和平主义传统的中国在“文化基因”上是一致的。所以,近百年来,中国史学家对大会始终抱有高度的认同。如向达、蔡元培、傅斯年、顾颉刚、胡适、季羡林、刘大年等不同时代的中国历史学家,都曾表达过对大会的关注与期待。从这一意义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的举办以及习近平主席的致信,其所标识的,正是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一种最深沉的文化精神:与国际历史科学并肩同行。
王育济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第22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申办与筹备委员会秘书长,山东大学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筹备委员会专家咨询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