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山东大学获评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展示(一)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2日 19:43 点击次数:

编者按:近期,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表彰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和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获奖人员的通报》,山东大学共有61项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含特等奖)11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22项。山大视点网站整理汇总了这些获奖成果,并将成果一一进行展示,以进一步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卓越研究、产出更多的标志性成果。

《医疗损害责任因果关系虚无陷阱及其化解—兼评法释【2017】20号第12条》(作者:满洪杰

在学术研究方面,通过对我国相关司法实践数据的统计与对比,发现医疗损害责任案件呈现原告胜诉率和医疗机构承担部分责任比率“双高”的局面,进而指出原因力减责是在医疗损害责任确立后对责任范围的限定,司法实践对原因力的运用不符合其规则,以原因力作为医疗损害责任的确立途径也有违比例责任的性质。对原因力的不当适用造成医疗损害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虚无,这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是有害的。有鉴于此,成果提出应建立多元化的因果关系认定机制,坚持以事实因果关系为原则,规范原因力减责,在特定情况下允许适用比例责任和生存机会丧失理论。

《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利益分配——基于信义义务的制度方法》(作者:潘林

论文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理论创新。第一,论文将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利益竞争问题归结为组织秩序与合同秩序的冲突与失序,相较于流行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立场,这一理论解读不仅发掘了真实的利益冲突,也揭示了股债融合中利益竞争的私法根源。第二,论文阐释了公司法中程序这一制度方法在化解利益分配难题上的原理与技术。这不仅是将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利益竞争诉诸组织法进路与信义义务制度的核心依据,也是重新审视我国公司法尤其是公司治理制度如何回应股债融合与金融创新的理论视角。第三,论文超越了具体司法审查标准,在法律制度微观适应与商事审判方法论的层面,将信义义务的制度方法凝练为程序与计算两个方面,进而通过程序与计算的观念和技术的比较,揭示这一关键性的公司制度在我国难以被激活的方法论与认识论根源。

《产业组织与企业成长——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考察》(作者:杨蕙馨)

著作《产业组织与企业成长——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考察》立足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全局统揽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发展与产业组织的“面”上问题,对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重点产业的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复杂系统观下的深入讨论,弥补了以往研究仅窥斑未见豹的不足。著作在准确判断危机后经济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新趋势的基础上,立足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视野,提出G-SCP(全球化-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以重点产业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应用G-SCP范式的分析逻辑研究了新趋势下我国产业组织在市场结构的效率与优化、制造业的全球资源配置与整合、信息服务业的全球竞争与安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的全球竞争与社会责任等五项重大问题,为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新观点。

《面子与里子:明洪武时期中日“倭寇外交”考论》(作者:马光)

本文通过广泛发掘中国和日本的新史料与对旧史料的重新解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洪武中日“倭寇外交”问题重新进行深入探讨,匡正前人研究的错误之处,提出具有创见性的新观点。首创“倭寇外交”概念,为研究东亚秩序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研究东亚关系史尤其是中日关系史时,我们必须跳出以往朝贡制度理论框架的束缚,从多角度考察双方交往的动态过程。通过对洪武中日外交复杂曲折历程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与邻邦交往中,朝贡礼仪只是面子,而国防安全才是里子,是影响两国外交最深层次的核心要素。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重新考察和理解东亚国际秩序的多样性和动态性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论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孝本论”与“仁本论”》(作者:曾振宇

在孔子去世之后的儒家内部,围绕仁与孝的关系形成了“孝本论”与“仁本论”的分野。《孝经》作者立足于为天下立法的高度,将孝论证为“天之经”“地之义”和“民之行”,孝跨越父子血缘亲情边界,向陌生人社会无限扩张与蔓延,衍变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大经大法。在社会政治领域,孝被论证为政治伦理,“以孝治天下”“移孝作忠”观念随之而生。《孝经》作者的哲学努力和社会政治蓝图的设计,引起儒家内部的高度警惕。因为建基于“孝本论”的政治理念,有可能导致儒家思想沦落成为“家天下”专制主义辩护的意识形态。孟子“仁本论”的初步建构,是对《孝经》“孝本论”的批评与反拨。孟子从心性论高度证明仁内在于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仁是体,孝是用,在“亲亲”“仁民”和“爱物”三境界中,孝只是仁本在家庭伦理的实现。在社会政治领域,“不忍人之心”是“不忍人之政”的道德基础和文化精神。随着孟子“仁本论”的建构,标志着“孝本论”逐渐退居边缘,淡出儒家主流思想的舞台。汉唐已降,历代大儒皆自觉尊奉“仁本论”,并从不同哲学层面加以论证。

《反思指导性案例的援引方式——以《〈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为分析对象》(作者:孙光宁)

《反思指导性案例的援引方式——以《〈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为分析对象》一文发表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4期。该文章认为,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多个类型的指导性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在目前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以上应然价值。实证研究表明,案例指导的实践效果远低于制度初创时部分研究者的乐观预估和制度制定者的愿景。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只有极少数审判活动明确提及参照了相关指导性案例,绝大多数指导性案例并没有直接被裁判文书援引。重要原因之一是关于如何在裁判文书中援引指导性案例缺少具体规定。

《生态美学理论建构的若干基础问题》(作者:胡友峰)

本成果立足生态美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全面清理了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西方生态美学理论资源及其内在困境,厘清了当前生态美学研究所面临的四大基础问题:生态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问题;生态美学的渊源问题;生态美学的合法性问题;生态整体论问题。四个方面层层推进,最终就生态整体的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通过分析贝特森的递归认识论提供一种解决途径。递归认识论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空无”的思维方式能形成一种会通,即通过“实”来思维“虚”,在对眼前生态实景的审美欣赏中体悟到宇宙之美、生态圈之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等构成了贝特森生态整体审美可以比拟的范式。

《现象学视域下友爱的多重地位及其演变》(作者:陈治国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象学视域下的友爱哲学研究”阶段性成果,“现象学视域下友爱的多重地位及其演变”一文紧密围绕友爱的地位及其演变这一前沿性议题,首先着重探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友爱的基本地位及其诸种复杂情形,然后依次考察这种定位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德里达那里的重要回响、更新或转换,其间也深入探究了三位现象学家内部在此一问题上的互动与分野,由此,一方面努力揭示亚里士多德友爱哲学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在现象学领域的深刻效应,进而细微知著地洞察和辨析现象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也尝试在此关联中勘察、评估乃至前瞻现象学的实践面向。

《诗稗互渗与〈聊斋志异〉意趣创造》(作者:李桂奎

该论文从跨文体互文视角探讨了蒲松龄诗稗互文,别开生面地发掘了《聊斋志异》的文本创意。系山东大学文学院李桂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文学写人传统及理论谱系研究”(15AZW008)的阶段性成果。该文以《聊斋志异》中的诗稗跨文体“互文”为个案,论述并得出结论说:这种文本互渗不仅是一种文意表达策略,而且还是一种审美创造手段。聊斋先生努力发挥“互文性”之意义再生功能,为这部小说传输了开掘不尽的叙事写人意蕴。该文为灵活巧妙地运用当今文论的“互文性”深入地领会中国古典名著提供了借鉴。

《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作者:张士闪)

《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一文聚焦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问题,从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角度予以探讨,认为当代学者应继承传统知识精英“学以致用”“以礼化俗”等所表征的神圣传统,通过深度田野调查和文化共情,推进对乡村民俗传统的深刻认知与准确表达,并进一步赋予村落民俗志书写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助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对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葆育作用。

《财政分权、融资约束与税收政策周期性》(作者:石绍宾 尹振东 汤玉刚

本文从中国的经验事实出发,识别税收政策的周期性特征,并试图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给出一个税收政策周期决定的理论解释。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第一,在样本观察期内,中国的税收政策总体上是非周期性的,但将国、地税部门分开看,二者具有相反的周期特征,受中央政府影响更大的国税部门执行逆周期税收政策,而受地方政府影响较大的地税部门执行显著的顺周期税收政策。第二,在财政分权框架内,从中央和地方政府面临不同融资约束的角度理解这一结果。为此,我们在 Barro( 1979) 税收平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税收和债务融资的中央——地方财政行为模型来解释中央——地方税收政策周期的异质性。第三,对理论逻辑中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初步检验。发现中央和地方债务融资约束的不同以及税收共享机制是导致中央、地方税收政策周期背离的可能原因。

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南宋中后期辞赋的华夷之辨(作者:刘培

宋代的“华夷之辨”是认识宋代文化特征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从南宋中后期辞赋中 “华夷之辨”的思想来分析华夷之辨在宋代的具体变化,以期提纲挈领、勾勒演变轨迹和具体时代内涵。文章认为,华夷之辨是《春秋》大义之一,它要明辨的是华夏与四夷的不同。这包括所处地理、习俗与文化上的差异,其中,文化的差异是其核心。它既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又推崇以华化夷,所彰显的是华夏本位主义,这也为后来的文化中心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休耕制与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作者:代国玺

大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学界逐渐形成共识,认为秦汉时期的北方地区属于以铁制农具为基础的连种制农业,较诸春秋之前以木石农具为基础的休耕制农业,生产力进步非常明显。有关秦汉土地制度、田税制度与亩产水平的研究,基本都是以此说为基调展开的。《休耕制与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一文根据出土简牍,指出休闲农作制是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的主要耕作方式,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与田税制度。

《苏诗评点资料汇编》(作者:樊庆彦

该书以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及有关省市、高校与科研机构图书馆为依托,通过广泛搜集,收录了自宋迄清的苏诗评点本四十五种,以清査慎行《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五十卷(清乾隆二十六年查氏香雨斋刻本)为底本,将所有旁批、眉批、夹批及总评、尾评全部收录,并依照原样放置,针对同一对象的所有批语均按评点者年代先后为序,整理出一套完整而有体系的文献资料,编撰成汇评本。并撰写凡例和评本提要,简述其书名、编选者、评点者、选评目的、评语内容、材料来源、版刻时地及特点,兼记馆藏旨在,亦涉及各本得失,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揭示了这些评本的基本面貌、内容价值。不仅为广大苏诗的读者和研究者提供方便,省去亲临各馆藏地借阅的麻烦,也有利于苏诗的知识传播和大众普及。

相关链接

山东大学获评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展示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郭震旦:《音调难定的本土化》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李忠路、邱泽奇:《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差异分析》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马新:《文明起源视野下的中国早期村落形态》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门中敬:《行政保留研究》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傅永军:《现代诠释学类型阐论》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冯俊伟:《刑事证据分布理论及其运用》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代亮:《清初诗学思想与程朱理学》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张伟 于良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研究》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曲创、刘重阳:《平台竞争一定能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吗? ——基于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分析》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黄少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 杜泽逊:《尚书注疏汇校》(特等奖并一等奖)



【供稿单位:人文社科院 宣传部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