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韩佶颖教授团队发表关于教师成就目标取向系统综述的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5日 18:39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外国语学院韩佶颖教授团队在教育学教师教育领域国际顶级期刊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SSCI Q1, IF = 3.782)发表论文“Teachers’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15 Years of published empirical research(教师成就目标取向:15年间已发表实证研究的系统综述)”。该论文系统总结了自2007年以来15年间有关教师成就目标取向相关实证研究的最新进展,全面梳理了教师成就目标取向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韩佶颖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2020级博士研究生高超为第二作者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该论文也是韩佶颖教授在国际期刊发表的第二篇教师动机研究综述。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是用于解释与个体成就相关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变化的重要动机理论。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21世纪以来研究视角从学生动机转向教师动机,成为教师动机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教师对成功的定义不同,其努力实现的目标以及个人对教学成就的取向则不同,因此,教师成就目标取向对其信念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于传统综述研究,本研究严格遵循PRISMA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系统综述和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 2009条目清单,检索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iley Online Library,Scopus,EBSCOhost,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Pro-QuestJSTOR8个数据库及Microsoft AcademicGoogle Scholar2个搜索引擎,共检索到10,585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共纳入74篇符合条件的文献(图1)。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成就目标取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实证研究呈现出目标取向结构多维化、研究范畴扩大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虽然教师成就目标结构从掌握目标(关注掌握知识和发展个人能力)和表现目标(关注展示个人能力和回避低能评价)的二分理论模型已发展至十分理论模型,三因素理论模型(掌握目标、表现趋近目标和表现回避目标)则是教师成就目标取向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模型。研究范畴上,已有研究展开了教师成就目标取向与个体因素(信念、性格等)、环境因素(组织和社会环境因素等)、教师认知(反思等)、教师行为(教学实践等)和教师情感(倦怠、焦虑等)等关系的探讨,但多聚焦其与教师情感层面的关系研究。此外,在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三种研究范式中,定量研究是教师成就目标取向研究的首选研究设计,其研究视角表现出由基于变量中心向基于个体中心的转变,即由线性回归或结构方程模型建构发展至潜在剖面探究。本研究为全面了解教师成就目标取向、为教师动机和教师发展领域进一步的循证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韩佶颖,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动机及外语教育等研究,近年来在Computers &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Educational Psychology等杂志发表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高超,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发展、科研动机,两次获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优秀论文奖。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ate.2023.104146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高超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梁宇欣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