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山东大学“科技引领未来”高峰论坛之“中国生理学会第26届青年委员会会议暨第2届神经生物物理青年科学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5日 11:33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协助主办的“中国生理学会第26届青年委员会会议暨第2届神经生物物理青年科学论坛”在济南举行。本次会议也是山东大学“科技引领未来”高峰学术论坛系列之一。

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薛天,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听觉分会会长、中国生理学会干细胞生理专委会副主委、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柴人杰,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分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昌河,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与生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受体与离子通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肾脏药理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金鹏,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于晓出席会议。

于晓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生理学会青年委员会的发展和现状,希望与会学者共同努力,加强协作交流,为我国生理等生命学科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介绍了山东大学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融合发展的现状、布局和远景,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平台,能够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建立协作网络,形成合力,结出科研硕果。

在学术报告论坛中,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沈伟作了题为“体温与血糖的神经调控”的报告,围绕“神经-代谢”互作调控研究,包括中枢调控体温、冬眠、暴食、厌食、血糖等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卢克锋以“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生理功能、靶向药物”为题作学术分享,指出细胞自噬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并分享了进一步研究靶向药物的方向和策略。浙江大学教授李新建以“Vermal Cerebellum Interneuron Selectively Encode Uphill and Downhill Locomotion During Ramp Walking”为题,探讨了解析小脑对上、下坡运动的编码及调控的作用。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张宽以“Roles of Astrocytes in Memory Persistence and Their Regenerative Repair in Memory Disorders”为题,探讨了星形胶质细胞在记忆维持中的生理病理作用及替代干预机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华栋作了题为“A Closed ACC-VTA-ACC Feedback Loop Mediates the Persistence of Neuropathic Pain”的专题报告,指出了介导持续性神经性疼痛的反馈回路。东南大学教授吕林莉作题为“细胞外囊泡与肾脏疾病”的报告,探讨了细胞外囊泡在肾小管间质炎症中的作用和转化研究。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教授陈椰林作了题为“One biochemical reaction underlies both familial and 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的报告,发现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可归因于同一生化反应的异常。瓯江实验室特殊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凌树宽围绕“航天飞行所致机体损伤及调控机制”,阐述了航天失重所致机体损伤的机制、防护和监测三大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戚世乾作题为“The function of ALS-linked C9orf72 complex”,解析了疾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工作机理。中国医科大学教授赵伟东以“脑微血管稳态维系机制”为题,简述了脑微血管的生理状态及相关疾病发展机制,并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燕作了题为“丘脑网状核介导社交记忆的作用及机制”的报告,从核团、环路和细胞三个层面分析了海马以外介导社交记忆的脑区和神经环路。南通大学教授骆倩倩围绕“High-altitude hypoxia exposure inhibits erythrophagocytosis by inducing macrophage ferroptosis in the spleen”的研究进展,阐明了高原低氧暴露对机体影响的生理病理机制。北京大学教授王凯作了题为“干细胞和血管类器官”,介绍了他在干细胞、类器官、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的学科交叉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占成,分享了“摄食行为及其调控免疫的神经机制”,发现脑干和下丘脑是中枢与外周沟通的桥梁,更是调节摄食、稳态和免疫及三者交互的重要节点。

本次会议的举办是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让国内生命科学领域青年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促进了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度交叉交流与合作,也对学科发展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开拓提高具有启发性作用。


【供稿单位:基础医学院    作者:王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屈一宁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