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龚浩群教授做客哲社学院并作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2日 09:43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5日下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龚浩群以“龙之眼——中泰之间的地方知识贸易网络与互嵌式发展”为题作讲演,5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系主办,山东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舒萍副教授主持。

讲座主要围绕中泰龙眼贸易展开,探讨了相关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方互动关系。龚浩群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缘起、背景与目的,指出自2000年起,中泰贸易政策推动双方贸易加速发展,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显著,泰国龙眼种植规模急剧扩张,该研究旨在通过对中泰龙眼贸易的考察,理解区域化和全球化,对中国深度卷入全球化进行理论思考。龚浩群教授指出,研究主要采用了“关于相遇的民族志”和“物的社会生命”理论视角,从跨国资本流动、空间重塑、人与物关系等方面展开。紧接着,龚浩群教授生动细致地讲述了多点民族志的展开过程,即从2018年至今其研究团队在泰国北部(清迈、南奔等地)和中国南方(莆田、广州等地)开展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泰北乡村和中国东南小镇在贸易中改变了生计、对外联系和对世界的想象,面临不确定性并探索发展途径。龙眼贸易还生成了不同层次的贸易网络、技术内卷、生态风险等。最后,龚浩群教授谈及对海外民族志的展望,指出中国人类学学者应在世界人类学建设中承担使命,从 “理解他者” 走向“成为伙伴”。

山东大学一级教授金光亿教授对龚浩群教授的研究表示了肯定,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当今人类社会几乎不存在孤立状态,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多元的他者知识汇聚的形态;在对人的研究上,除了传统上精神和观念层面的研究外,也应该注重物质层面的研究。

在自由交流环节,在座学生积极发言,提出了诸如海外民族志的意义和内涵、全球化背景下还是否真的存在他者、如何在田野中取得当地人信任等问题,龚浩群教授一一作答。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王亚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陈诗榕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