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汪正龙教授谈“跨学科叙事学研究问题与争论”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7日 13:16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13日下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汪正龙于知新楼作题为“跨学科叙事学研究问题与争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杨建刚主持。

汪正龙教授首先从“跨学科叙事的形成机制”切入,提出跨学科叙事学研究的基本做法是放大叙事的边界,把文学性的一些范畴推衍到其他学科当中去,凸显故事、情节、隐喻、虚构、文类等文学性因素的作用范围,很大程度上是把叙事理解为讲故事。跨学科叙事是把历史、宗教典籍、新闻等都视为叙事文本。保罗•利科把历史视为一种叙事,认为历史与文学拥有相近的叙事结构并且都伴随着语像的营造。海登•怀特受结构主义思潮及语言学转向的影响,把历史当作一种文学,并且强调情节编排在历史叙事中的作用,后来他称这种过程为比喻或“转义”。

进而,汪正龙教授就“跨学科叙事学研究中的‘学科’界限”问题出发,阐述跨学科叙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界限、跟文学叙事不同的方面。阿瑟•丹图说,历史叙事在本质上是不完整的。海登•怀特与安克斯密特则否认历史叙事与经验实在的指称关系,将之归结为语言表达问题。历史编纂类似于文学创作,修辞描述与实在之间不可分离。所以怀特认为小说家与历史学家的目的是相同的,二者都希望提供一幅有关实在的语言图像。安克斯密特主张应当从美学的角度看待历史编纂,认为“表征之外无他物”。因此,汪正龙教授认为跨学科叙事跟文学的虚构的叙事不同,而是具有某种规定性。讲座最后,汪正龙教授表示,虽然跨学科叙事研究革新了叙事的观念,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但也面临着理论重建问题。

杨建刚教授作总结发言。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同学就“如何理解叙事和阐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积极提问,汪正龙教授一一耐心解答。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杨晨雪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韩苇航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