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21日,山东大学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妇儿与生殖健康研究院/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教授团队在早期妊娠丢失(EPL)免疫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nrichment of decidual CD11c+CD8+ T cells with altered immune function in early pregnancy loss”为题,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科院1区TOP,5年IF=17.2)上以论著发表。山东大学妇儿与生殖健康研究院陈子江教授、颜军昊教授、李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医学融合与实践中心博士生郭玲为论文第一作者,博士后Cameron Klein、本科生韩舒文对该研究有重要贡献。山东大学为独立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子宫内膜免疫微环境改变导致的胎盘发育异常与EPL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子宫蜕膜CD11c+CD8+ T细胞比例及功能改变通过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参与EPL发生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理解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免疫调控提供了新视角。研究发现,EPL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CD11c+CD8+ T细胞显著富集并高度活化,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毒性分子(如颗粒酶B、穿孔素)和炎症因子(如IFN-γ、TNF-α)引发母胎界面免疫失调,进而影响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导致EPL发生。此外,基于CD11c+CD8+ T细胞亚群功能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分子,构建了孕早期高效预测EPL发生的新模型。此研究揭示了CD11c+CD8+ T细胞在母胎界面建立和维持中的作用,为EPL高危人群的孕早期筛查和精准防治提供了新靶点和新策略。
山东大学生殖医学团队在陈子江教授的带领下,长期致力于提高女性生殖健康与防治出生缺陷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多项原创性成果发表于NEJM、Lancet、JAMA、BMJ、Nature、Cell、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