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经济学院在中心校区理综楼309举办了“中国对外贸易:过去、现在和未来”学术报告。主讲人为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孔庆峰教授。
首先,孔庆峰教授从1950-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讲起。他从国民经济恢复与重建时期(1950-1957年)、“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对外贸易(1958-1977年)、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贸易(1978-1988年)、外贸体制改革新时期的对外贸易(1988-1995年)、入世准备期的对外贸易(1996-2001年)、入世后的对外贸易(2002-2008年)六部分讲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关情况。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对外贸易环境大大改善,他认为,外贸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巨大,主要可表现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加财政收入;加快体制和管理创新。其次,孔庆峰教授讲述了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及其改革进程。外贸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民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从各个阶段分析了不同外贸体制的产生背景及其利弊分析,并阐述了改革进程和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目标和方向。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规范的新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再次,孔庆峰教授分析了目前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利润下降、贸易壁垒增多,订单减少、业务量萎缩,出口企业信用风险增加,出口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剧等。他认为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中国外贸依存度较高,金融危机通过需求传导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对出口企业造成双重负担;“中国制造”出现信任危机;行业协会职能缺失,我国绝大多数行业协会还没有完全从旧体制下脱离出来,不具备市场体制的属性,广泛存在与政府职能分工不清等诸多问题。最后,孔庆峰教授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未来。从外部来看,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继续增多。世界经济下行已成定局,外部需求可能进一步减弱。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国际市场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大幅波动。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
演讲部分结束后,在座师生进行了积极讨论。学院党委副书记齐山华对此次学术报告作了总结。学术报告由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文教授主持。经济学院相关教师和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全体学生参加了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