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高性能电子设备靶向散热方案、智能化渐进式三维空间弯管机、乡村企业合规经营护航者、国内首创羟自由基消杀黑科技……”近日,威海校区校园再次掀起一场“挑战杯”热潮,36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同台竞技,集中展示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威海校区立足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打造以“四个创新”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推动人才培育创新、专创融合创新、竞赛孵化创新和创业生态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不断攀升。
人才培育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多年来,威海校区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长制等,逐渐形成了“导师领航、朋辈助航、自我启航”的创新人才梯队式培育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可以得到专业认知、课业辅导、科研训练、学涯与职涯规划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优秀学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本科一年级即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学院领导班子、高层次人才全部作为本科生导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实验和论文撰写。”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团委书记洪峰介绍,从学生入学开始,学院导师就对他们进行全周期、系统化的专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升学率(含保研)达到50%以上。
为了发挥学长制传帮带作用,威海校区每年从高年级本硕博生中选聘70人作为大一大二班级的本科生科研班主任,选聘本科生科研助理600人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研究课题中,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提供参与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机会,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积累科研经验、提升科研能力。
专创融合创新,培养学生创业思维
近年来,威海校区构建了“科研立项、创业金课、创新创业基金项目”三级专创融合机制,实现学生从专业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有效衔接。学校连续16年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000万元,资助9891项学生科研项目,每年超过300名教师、3000名学生参与其中。
威海校区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1项,全部从科研立项项目转化而来;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金课,设置创新学分并纳入学生学分管理系统,不断丰富拓展学生创业教育的层次内涵;2021年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首批9个项目获得资助30万元。
第七届“互联网+”大赛国家银奖项目“中国‘芯'散热”项目负责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华杰从大一开始参加科研立项。依托威海校区微纳制造与能源研究课题组的电子散热竞赛孵化平台,针对高性能电子设备中热源多、排布复杂、发热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本科生团队展开长期深入的研究,在环路热管技术微型化应用中探索钻研,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如今,李华杰已成为酷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获得威海校区学生创新创业基金6万元的资助,面向复杂空间的终端电子设备推出散热产品,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竞赛孵化创新,提升学生双创能力
“参加挑战杯收获很大,通过创业孵化辅导,不仅锻炼了团队,也让我知道法学专业同样可以借助商业化模式为社会服务,创造经济价值。”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吴睿佳结合所学专业创办的“威海知行法律服务工作室”团队吸引国内5所双一流高校硕博党员503人,带动引领了一批学生党员共同参与到乡村企业法律服务事业当中,团队利用课余时间为20余家当地乡村企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参与审查合同标的额累计超过1560万元。
吴睿佳只是威海校区学生创业团队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威海校区探索以四级竞赛体系为牵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动力,以双创导师辅导为支撑的竞赛孵化机制。学校以“挑战杯”“互联网+”两大综合性赛事为龙头,N项专业学科赛事为中坚,同时打造“一院一赛”院级双创品牌赛事,连续举办9届“成才杯”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年均开展学科类、双创类竞赛项目30余项,覆盖学生近万人,针对学生不同成长需求进行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套餐精准推送,形成国家、省、学校、学院“四级”竞赛选育体系。
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陈鹏飞在实践调研中发现了“食用菌菌渣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这个问题,团队通过走访调研36个实践地,获取了数百份一手数据,构建出了菌渣超循环利用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并成功在聊城市进行试点应用,他们撰写的社会调研报告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国家特等奖。近年来,学校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70项,在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国家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以山东省第一的成绩跻身全国高校前列,首捧全国“优胜杯”。
创业生态创新,助力学生创新成果转化
“学校的创业培训帮助我们构建了一个商业体系和商业逻辑,作为大学生,学校提供的场地和孵化支持让我们有了创业的基础和信心,创业从想法到慢慢的变为现实。”申登攀是威海校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的学生,2017年凭借敏锐的商业意识创办了威海猎屋渔具有限公司,并落户威海校区创业孵化园,经过5年的发展,项目申请专利4项,在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品牌,年销售额超亿元。
近年来,威海校区以创新创业学院为枢纽构建创新创业服务生态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工作多部门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2022年成立青年创新创业联盟,搭建“学校+地方政府+校友”三方对接平台,争取更多校外资源的加入,以“校友领创”行动为载体,通过校友领创、师生共创,实现校友企业与校内科研团队的精准对接,服务学校师生科研团队成果转化落地。
威海校区搭建青春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双创基地、校友众创空间等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并先后与迪尚集团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威海新北洋科技创新孵化器等国家级孵化器建立合作关系,依托社会资源为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落地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10余年来,从100支完成工商注册的创业团队中走出了威海猎屋渔具、威海捷城信息科技等一批优秀学生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