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持续三个月的山东大学第二十五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落下帷幕。本届宣传月以“守望相助·处处可依”为主题,面向全体在校师生开展“走进心灵”专题讲座、“爱在身边”心理义诊、第四届“同龄人”朋辈辅导技能大赛、第二届“心知杯”心理知识学习大赛、“IM·MI”心灵成长校园定向挑战赛、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大赛、暖心摄影大赛、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展示等10项主题活动。

培育同伴力量,打造心理健康基础防线。同伴力量是全员心理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危机发现、干预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心理中心重视朋辈心理育人能力的提升,打造朋辈心理支持热线、朋辈心理支持邮箱和朋辈心理咨询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延展提供了广泛基础。以赛促学、以赛强技、以赛淬能,三场大赛贯穿宣传月始终,营造了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

作为检验朋辈育人技能的品牌项目,第四届“同龄人”朋辈辅导技能大赛继续立足朋辈心理工作实践,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海选初赛促进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吸引了6300余名同学参与;通过检验朋辈辅导效果的现场实战,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朋辈辅导技能的练习。第二届“心知杯”心理知识学习大赛继续将心理书籍阅读与调研实践相结合,150支队伍从书籍中来,到实践中去,在阅读中关注自我心理成长,在实践中提升助人能力,推动心理学在校园内的普及与实践。“我们一直在这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大赛则将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关注的主题以创新性班会的形式进行集中处理,充分发挥朋辈心理互助的作用。

汇聚专业力量,筑牢心理健康坚实后盾。学校历来重视心理专业队伍建设,多次举办针对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宿舍管理人员等多个群体的心理相关专业培训,在提升知识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全员心理育人意识;派遣心理中心专职教师、辅导员等走出去学习,引进国内外资深心理专家开展讲座培训、进行技能指导,不断夯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根基。


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开通面向全体学生的24小时心理热线,实现了心理服务从“时段覆盖”向“实时响应”升级,填补了校园心理服务的时空盲区,进一步探索了校医社合作的新路径。邀请专业医生走入校园,开展“爱在身边”心理义诊,师生不出校园便能获得近距离专家服务,将为师生办实事的宗旨落到实处;同时推出全新制作的宣传手册,聚焦学生感兴趣且常见的“身材焦虑”“独处与孤独”“电子游戏”等话题,普及心理学知识。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征集和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推广,惠及更广泛人群,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传递互助力量,共建心理健康友善校园。全员心理育人是对全体教职医务员工的要求,也是为全体学生点燃的希望。在精心打造专业力量“硬支撑”的同时,学校着力编织充满活力的“软关怀”网络,在多场赛事、活动中传递“守望相助·处处可依”的理念,树立“人人都是被关注者、人人都能成为守护者”的意识。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在“山东大学”“学生在线”“山大心理”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发布宣传推文,传递校园内人人可求助、求助途径多样化的信息,将求助意识种植在学生心中。“IM·MI”心灵成长校园定向挑战赛以各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为站点,与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使学生在趣味挑战的同时看到校内心理资源的丰富性。“身边的故事”暖心摄影大赛则将校内外的温暖瞬间定格,通过照片讲述有温度、有情感的故事,共建心理健康友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