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民俗话“雅志”,共写中国故事——《民俗学》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1日 08:17 点击次数:

编者按: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育人水平,关键看教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才能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构筑育人大格局。日前,山东大学召开了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专题会议,明确了部署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的要求。现选取刊发部分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课程思政工作经验做法,期望广大教师从中获得启发借鉴,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增强课程育人实效。

为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历史文化学院《民俗学》课程教学团队依托学院本科教学平台和资源,主要从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反馈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经过前期探索、分析和总结,《民俗学》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教学设计案例在山东大学2018-2019学年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此外,团队成员还以《民俗学》课程思政探索实践为主题参加了2019年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的“跨学科的历史教学工作坊”,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同学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

情境结合 师生共叙“中国民俗故事”课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民俗学》作为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向学生讲授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同时,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与思考,增加他们对民俗知识与民俗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可以结合专业背景,思考应该如何将文化产业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产业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

如何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从而培育新时代文化人才是《民俗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探索实践中,《民俗学》课程利用民俗文化的日常性、乡土性、传承性等特点,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事象、乡土情感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力图做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和感同身受中认识和体悟民俗文化,并思考如何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了解中国文化故事到书写中国文化故事,在转变中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正确的文化观念,以此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保护、传承和发展。通过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实践方案的探讨,现已对十七周课程内容进行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并制定了《民俗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整个教学案例实施步骤分为六部分依次展开: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

课堂伊始,导言部分首先通过热点问题、身边事例、文化故事等,引出本节所讲内容,让学生在事例中思考背后的民俗文化逻辑。比如在课程第六讲“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中,教师首先通过文化热点事件“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入选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初选”引出本节课的思考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神话传说被改编成动画片的现象?”学生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分享本组观点并解释原因,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国际文化交流与文化输出中的重要地位。随后由教师向学生解释“学习目标”,即为何要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以及通过本课学习将要达到哪些目标。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课程进入“前测”,即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前测学习中,力求从学生身边事例引出,并通过课堂分享、作答等方式进行,比如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与其他同学课堂讨论后,在《第六节“我的故事树”课堂练习纸》A部分中填写令他们印象最深的一则故事的情节单元和故事来源。课程前测之后,便进入了本课的“参与式学习”阶段,这也是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的关键环节。参与式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观看影片等方式,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下主动思考,并且进行小组课堂分享。此处教师选择的案例,不仅要符合专业知识,更需反映“课程思政”元素,如《民俗学》第十五节“岁时节日与当代遗产保护”中,通过播放8分钟央视春节系列公益短片《回家》,引发学生课堂讨论“你的家乡有哪些春节习俗”“如何理解传统节日与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等问题。课程进入尾声时,教师要对之前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课下思考问题和课后练习,如完成《第六节“我的故事树”课堂练习纸》B部分。

以例促思 以评促学 师生共鉴传统民俗中的现代文化意义

通过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实践方案的探讨,教学团队逐渐制定了一套有效的“民俗+思政”的授课模式,并试图在每一节课中有所体现。

“民俗+思政”授课模式,主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案例、灵活授课方式以及完善教学反馈和评估等方面具体进行。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知识、能力和素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吸收课程思政要素;完善教学反馈和评估机制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往往和对课程思政本身的评价一致,通过制定课程反馈信息表,以及通过设计课堂问题或课程论文检验学生对课程思政要素的理解,增加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和思考中,感受课程思政内容。

《民俗学》课程通过课堂讨论、分组报告、问题汇总、课下交流、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评价等形式,实现教学效果评估评价。课堂讨论首先要及时感受到学生的关注点和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他们可能感兴趣或者存在的知识理解偏差进行准确把握,在接下来的讲解中有的放矢,适时地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思政教学的理解。在分组讨论与小组报告时,学生会经过较系统地整理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及时作出点评和引导。教师还要有效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问题汇总和课下交流。从团队成员的授课经验来看,学生在认真阅读课后参考书目及思考课后问题后,会产生对此类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新理解,随之产生新的问题,此时的课下交流解答就显得非常重要。班长负责在课后收集学生的问题,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或课间进行解答,这也是将“课程思政”元素不断注入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形式等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反思,提出课程改进计划。

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在《民俗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通过元素的使用与创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讨论、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将日常生活中对家庭、乡土的情怀,转化为对国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此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本科生院    作者:任雅萱 朱征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