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育人水平,关键看教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才能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构筑育人大格局。日前,山东大学召开了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专题会议,明确了部署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的要求。现选取刊发部分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课程思政工作经验做法,期望广大教师从中获得启发借鉴,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增强课程育人实效。
《西方文明史》是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文化类”板块核心课程之一。随着“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的推广,《西方文明史》教学团队进行了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入手,把育人理念融于日常课堂教学。
课程目标凸显课程育人特色
英语专业开设的《西方文明史》有别于中文历史课程,教学中需要同时兼顾语言技能训练和课程内容学习。提高英语技能和积累历史知识只是《西方文明史》课程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是最终目标。为达成“育才育德”的目标,《西方文明史》课程首先通过提供英文原版教材和读物、英文纪录片、全英文授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输入,助力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然后再通过历史学习实现育人目标:一是帮助学生以知识积累为基础,培养批判阅读能力和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呈现,其中素质目标是“课程思政”理念的体现。确定思政目标需要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具体目标。
课程内容促进中西交流、古今对话
《西方文明史》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了在西方文化教学中加入中国元素的重要性。团队在备课时经常查阅和西方历史相关的中国历史文献,在课堂上引入相关文献片段,引导学生从世界文明格局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化。比如,在学习古罗马文化时,团队设计了小组活动,首先组织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同时期中国先贤孔子的成就。在帮助学生熟悉史实的基础上,团队借用2013年外研社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定题演讲题目“When Socrates Meets Confucius”,引导学生选取新颖的讲稿切入点。通过完成这一活动,学生既丰富了中西历史知识,又通过演讲稿讨论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经过多次“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教学团队认识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比如,在学习古罗马文化时,团队给学生推荐阅读了关于“一带一路”“中意交流”的时事文章。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文献阅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一带一路”政策,以及“一带一路”政策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感受“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文明交流理念蕴含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从而达到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
当课程结束后被问及是否认同在课程内容中融入中国文化,促进古今对话时,学生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有学生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历史空间感。”还有同学反馈说,“这样的授课方式开拓了我们一种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立足中国,也需要对西方和全世界有一定的了解。”
课堂案例呈现鲜活世界文明
作为输入材料之一,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团队通常选用与所讲内容相关的时事文章,因此每年所用材料都不尽相同。时效性强的案例材料既可以保证信息输入的时效,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除时效性外,案例材料的日常储备也必不可少,这要求任课教师对和课程相关的时事或材料有一定的敏感度。在日常阅读中,遇到与历史相关的材料,团队教师会有意分类储备,比如意大利返还中国796件套文物艺术品、中国和希腊共同发起“文明古国论坛”等新闻、山东省省博的“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观”特展、游历各省博物馆时拍的照片等都曾应用于实际教学。这些日常积累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可以与课本知识互为补充,有效地服务了教学。
外语学院一直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学院获山东大学2020年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外院教师先后获得山东大学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和教学案例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其中《西方文明史》教学团队获得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山东大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立项,同时也收获了学生的好评。
今后课程团队将继续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模式,依托慕课和其他在线资源,更为灵活地实施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知识型内容,把课堂时间留给更有挑战性的讨论、展示等教学活动,以达成课程“育人育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