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0日,由山东数学会与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承办的大学数学一流课程建设及教学创新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论坛旨在做好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教学支撑工作,助推高校大学数学一流课程建设及教研改革。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数学会理事长吴臻,人民邮电出版社总编辑张立科出席论坛并致辞。
吴臻在致辞中向在课程建设、微课比赛、数学竞赛等活动中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会员单位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山东大学数学学院的学科发展及学院概况,并表示要充分发挥山东数学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促进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在教育部新要求下走深走实。
张立科在致辞中作了题为“融合创新 推动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介绍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及出版社在教育出版业务中取得的成绩,并从出版融合、产教融合、编推融合三个角度强调了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教育出版创新优势。
论坛上,多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负责人介绍了各高校的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并结合课程思政和新形态教学需求展开研讨。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大学数学教指委委员、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朱士信作了题为“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从本科教学的“双万计划”、一流的课堂教学、一流的教学研究、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材建设、一流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六个方面,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朱士信将教学分为四个层次,低层次教师认为教学是自己的负担,中层次教师认为教学是自己的任务,高层次教师认为教学是自己的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困难,最高层次教师认为教学是自己的爱好。
山东数学会高数专委会理事长、山东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张天德教授作了题为“大学数学教学创新思路及实践”的报告,深度剖析了国家对高校教学的新要求、全面解读了《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以山东大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山东高校高等数学一流课程建设实践、并阐述了他对教学创新与新形态教材建设思考。张天德教授重点介绍了山大数学院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共同打造的面向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商科的新形态系列教材,着重介绍了其教学团队采用慕课和直播课等创新形式进行教学的尝试,并强调了面向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商科的大学数学课程应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交叉才有发展和未来。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学院数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尹逊波教授作了题为“微积分一流课程及教材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的报告。济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陈兆英副教授作了题为“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一流课程及教材建设”的报告。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核心成员黄宗媛副教授作了题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流课程及教材建设的探索”的报告。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孙建国副教授作了题为“数学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报告。四位教授分别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多方面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院校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和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方法,切实帮助高校数学教师做好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效果。
论坛由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王光辉主持,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有关负责人,其他数十所院校的领导和一线教师,以及齐鲁晚报和半岛都市报的媒体代表等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