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展“青春奋进新征程,强国复兴勇担当”研究生主题教育,此次活动分为专题宣讲和座谈交流两个阶段。
在主题教育宣讲会阶段,为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学习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能动学院组织开展此次主题教育宣讲会。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鸣威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青年共话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题,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提出的“三件大事”出发,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框架内容和重大思想,号召同学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积淀专业知识,筑牢专业基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青春之我报效青春之中国。讲师李逸飞结合制茶师温文溪、乡村中学校长张桂梅、古浪县治沙人、跨境电商元朝晖在共同富裕、环境保护、对外合作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具体案例,讲述了青年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青年人的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与具体特点进行了解读,带来“中国式现代化:青年何为”的专题教育课,鼓舞新时代青年向前辈看齐,勇担时代责任,书写青春华章。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两位讲师就“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自己的力量”的提问分别发表看法。徐鸣威表示,作为一名研究生,首先应脚踏实地扎实学习、做好研究,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未来突破尖端技术、攻克卡脖子问题打下坚实基础;李逸飞以乡村基层干部的事迹为例,告诉大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走好青春奋斗之路。
在党团共建座谈交流会上,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党建与团建互融互促,推动党团队伍建设,宣讲会后,学院与“延河讲师团”代表开展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徐鸣威从“推动做深做实研究生主题教育”切入,与参会人员探讨了“如何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如何选择契合研究生工作生活实际的教育主题”等。李逸飞分享了在支部建设中扩大主题教育辐射面和影响力的工作做法。结合党务工作经验,能动学院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刘晓凤表示,开展党团工作,要时刻关注青年人在想什么、青年人是什么样子,针对其所想所需,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动学院党委秘书徐一丹表示,研究生干部一方面要优化工作方式,学会合理分配任务,充分调动支委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双提升;另一方面要持续积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充分学习、吸收兄弟院校的好做法、好经验,持续规范细化学院党支部工作条例,提升工作成效。刘晓凤作总结发言。
本次“青春奋进新征程,强国复兴勇担当”主题教育活动受众广泛,反响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要踔厉奋发、全面图强,牢记党的责任和使命,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