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锻炼毅力、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开展2023年“劳动的青春最美丽”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劳动教育实践中,共16支团队踊跃报名,超过百名同学参加活动。

学习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光影千年,陈述千古”皮影戏工艺传承团和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劳综团两支团队分别以“双手对舞千古事,一帘灯影藏春秋”的皮影戏和以“一针一线皆诗歌,一蓝一白总关情”的扎染两种非遗技艺为切入点,从皮影的选材到皮影的人物形象设计到剧本撰写再到场景剧情,无一不是精心构思、精益求精;从扎染的扎、夹、叠、拧、缝方式的专业学习到染料的调配到布料的反复浸染再到扎线的拆除和染布的整烫凉干,无一不是专心致志、沉醉其中;参与者从学习到体验再到宣传,在感受非遗文化传承千古的魅力的同时也投身其中,为中华优秀非遗文化的再焕生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进行实践调研,提升服务质量。晨曦考察队从同学们的需求入手开展食堂实践调研活动,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随机考察两种方式,共成功收集到250份问卷的数据。经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同学们对学校晨园、曦园两大食堂服务的需求改进建议主要包括改善环境卫生、完善服务细节等方面。晨曦考察队根据同学们在问卷中反映的主要需求和建议,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制定相关的服务标准,经过与食堂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与讨论,调整有关细节,进行有效落实,推动食堂服务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助力食堂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餐饮体验,共建幸福食堂。

开展科创实训,搭建智慧防护。学院科创小队针对文物失窃的现象,展开“科技赋能安防,捍卫文物平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安防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置办了人脸识别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无线通信设备等一系列相关安防装置,并跟从有关负责人员切实了解各类安保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适用情境。在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充分准备后,科创小队简单地创建了由报警主机、人脸识别摄像头、一键报警装置、报警平台等装置组成的智能安防模拟系统,展现出科研小队对安防系统升级的理念。
经过多方评比,本次劳动教育实践确定校级立项团队2支,院级立项团队6支,涵盖实践调研、非遗传承、环境保护、科创实训、尊老敬老等多个方面,信息学院学子赓续传承“劳动的青春最美丽”的优良品格,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