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要信仰真理、捍卫真理,首先就要认识真理、掌握真理。要想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就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要想引导大学生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高校思政课教师就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马克思主义者,提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阅读高度、理解高度、研究高度、结合高度、践行高度,帮助大学生感悟真理的味道、思想的力量、领袖的魅力,引导他们夯实信仰之基,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启发大学生擦亮观察当代世界的慧眼,看清历史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大学生用这样的目光来观察当今世界,方能冷静观察、保持定力,不为流言所惑、不为现象所迷,从历史现象中发现其运行和演化的趋势和方向,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历史时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更加需要练就从历史大势、时代大潮、国际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把握历史规律的慧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从运动中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发展的深邃目光。这一思想遵循大历史观、大文明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挚的人民情怀、高度的历史自觉、鲜明的问题导向、无畏的斗争精神、深厚的天下情怀,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科学回答。讲好这一思想,将大大提升大学生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强化理论武装的自觉性,帮助他们不断形成从理论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宏观把握、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尤其是近代以来变化规律进行深刻洞察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形成从扑朔迷离的复杂现象中把握住问题实质、从局部的变幻中把握住总体和大局的能力,深化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理论思维,实现从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增强使命担当。
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凸显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在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的同时,同样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体现着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理论创新的自觉性都达到了新高度。讲好这一思想,就能引领大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敬意,学会从文化、文明的角度提炼中国道路的内涵与独特规定性,学会站在文化和文明的高度来观察、思考和梳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华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类解放所具有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以文化创新的自觉和文明创造的能力,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蓬勃生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青年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投身民族复兴历史伟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打开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大门的总钥匙,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讲好这一思想的鲜明实践导向和强烈使命担当,对于激发大学生自觉走向立足于中国和世界的新时代大实践具有显著激励作用。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实践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品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虽然身处“两个大局”时空叠加交错的历史阶段,能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但是,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攻坚克难的能力和素质都亟待增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来感召和引导大学生,更加脚踏实地,走出、走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阳光大道;帮助他们把学习这一思想同了解中国国情和当代中国实际联系起来,深入调查研究,用这一思想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