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四届高校数学一流课程建设及教学创新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4日 18:31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10日,由山东大学数学学院与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高校数学一流课程建设及教学创新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出版界代表齐聚泉城,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数学教育创新”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商数智时代高等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光辉表示,面对人工智能重塑高等教育的时代机遇,数学课程需肩负既为AI技术创新筑牢理论根基,也要用AI破解教学痛点,希望通过研讨会凝聚智慧,探索“AI+教育”新形态,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人民邮电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总经理刘海涛表示,大学数学课程既要坚守逻辑思维培养的本质,又需回应人工智能带来的跨学科挑战,推动理论知识与时代应用深度融合。此次研讨会旨在助力高校教师探索课程建设新思路,让数学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期间,多名专家学者围绕“AI技术与数学跨学科应用”“数字教材建设标准”等议题展开讨论。厦门大学教授林亚南以“AI背景下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为题,分享了国家级一流课程“高等代数”的建设经验,提出构建“知识图谱+智能助教+个性化推荐”教学体系,同时强调教师需坚守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主导地位,为AI时代课程资源整合提供实践范式。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王鹏辉在“AI时代数学课堂教学范式探索”中深度剖析技术双刃剑效应,提出构建“批判性思维为核心、人机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建议教师通过探究式活动引导学生辨析AI逻辑,强化复杂问题分析能力。并表示教师需坚守育人初心,聚焦创新思维与情感交流,实现“人机协同而不替代”的教育新范式。

广州大学副教授饶永生分享了“三创”教学改革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李娅聚焦“工科数学分析”数智化建设,介绍了“三图融合”AI课程体系;同济大学周羚君副教授分享了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课程建设实践;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张天德介绍了山大公共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字教材建设成果;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刘洪霞结合国家级一流课程“线性代数”实践,分享了地方高校数智化转型经验;人民邮电出版社编辑田紫薇介绍了AI背景下精品教材建设探索。

此次大会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等内容展开研讨,数智时代数学教育需从理念、内容、技术三方面协同创新。未来,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将继续整合资源、深化合作,深化AI与数学教育融合实践,聚焦“培养兼具数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目标,推动高等数学教育在数智浪潮中实现内涵式发展,为我国高等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山大力量。


【供稿单位:数学学院    作者:数宣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杜鹏滢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