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经济学院暑期系列讲座:解析“品牌经济学”

发布日期:2005年07月21日 14:40 点击次数:

[本站讯]何为“品牌经济学”,许多人对此都感到陌生,这是孙曰瑶教授对经济学独特的理论发明。7月21日上午8点半,孙教授就这一概念展开了旁征博引的论述。
    在这次讲座中,孙教授由幸福生活应具备的三种条件引入,即借大势,造中势,运小势。势即指社会发展趋势,方向,发展潜力与现实间的差距。借大势即顺从整个社会发展形势,在目前,这一形势便是品牌形势。
    孙教授说,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过去出卖资源,而今出卖凝结在产品中的低价劳动力,优质产品即将取代劳动力出卖,不久的将来,品牌的出售将是大势所趋。孙教授指出名牌与品牌的差别,名牌是指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而品牌是具有一定品格的产品。孙教授充满信心的展望,中国产品由地摊进入专卖店需要品牌,首席品牌官(CBO)将逐渐成为热门的抢手职业。
    前沿存在于趋势中,不在于热炒的诺贝尔评奖上。孙教授讲解道,目前品牌研究主要存在于两大方面。传播学上品牌研究主要在于提高产品知名度,投入广告费,而往往入不敷出;营销学注重市场份额的占领,注重研究品牌忠诚度。而孙教授的品牌经济学的研究核心则是注重品牌的信用度。
    孙教授解释说,整个品牌研究就是在研究人性,研究品牌如何影响人的选择心理,而选择心理正是经济学的核心所在。孙教授提出“品牌禅”的概念,禅,一件单衣,品牌,即财富,将是最终支撑企业的单衣。
    孙教授阐述品牌的经济学含义是,通过提高品牌的信用度,降低目标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产品信用度即让目标消费者不假思索的选择此类产品的理由。
    孙教授指出,品牌的建设有两方面的努力,一是突出其优异,二是突出其分异。对于中国目前作为一个缺少品牌的国家,没有能力靠优异取胜,只能通过分异,另辟蹊径(branch),做一个分类的代言。
    最后,孙教授把自己的品牌价值理论与Interbrand(利润折线)品牌价值作了比较,指出利润折线理论依据在于品牌创造利润,而在品牌经济学里,由公式可以推导出品牌不能创造利润,而是创造销售额。
    在三个小时的讲解中,孙教授向大家灌输了一种生活处处有品牌的概念,同时还不时的穿插一些社会问题的分析,从国企的改掉,开车的趣事到我国的军事战备,侃侃而谈,风趣幽默又切合主题,课前课上,他还不时与同学笑眯眯的交谈,巧妙的比喻,鲜活的事例,亲切的风度,使大家不禁被他渊博的学识倾倒。
    讲解过程中,包含了孙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希望,他要求大家不仅要借大势,还要造中势,注重团队,运小势,重个人努力,讲到人不自奋天难助。课后,许多同学都向他索要签名。
    孙曰瑶,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学学士,理学硕士,法学博士,素有“霸王枪”的雅号,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孙教授是严谨的教授、精明的商人和真诚的长辈的完美契合。]

【供稿单位:教务处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张培培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