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三著名学者齐访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日期:2005年06月03日 08:14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1日,著名天文学家、科技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先生,著名历史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刘仲宇教授,应邀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参加宗教所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并于晚上8点,在文史楼三楼会议室与我院部分师生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由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所长姜生教授主持。座谈中,三位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尽解答,整个会谈在严肃却不乏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席泽宗教授说,天文学与历史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古代史官在负责历史记载的同时,也管理着天文记载;在近代,学科细分后,历史学仍保持着与自然科学、天文学的紧密联系。历史学家参照天象记载来确定历史时间,天文学对历史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海鹏先生指出,文化产业管理在中国是一个“朝阳产业”,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文化产业管理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我国的文化产业应随着经济的成长不断取得相应的发展,并最终走向世界。美国人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的《花木兰》,而我们中国人要试着去展示我们自己的《花木兰》。夺回《花木兰》、发展文化产业事业,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要有担当。座谈中,刘仲宇教授则就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问题,对同学的提问作了解答。他说,批判的继承,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文化是一种源源不断的传统,是一国割舍不掉的感情。作为现代的社会人我们应该具有“文化自觉”。随后,三位教授又就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历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科技自主发展以及近代史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探讨。他们认为,我们的科技史已日渐发展成为一个门类齐全的学科,而加强科技自主发展,建立起自己的科学框架,则需要我们共同的关注与努力。]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崔延平 李春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