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自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以来,外国语学院切实推进本科生人格培育工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健全人格,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又勇于创新,作风朴实又善于沟通,做事踏实又勤于进取”的创新型人才。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共组队33支,其中“展翼”赴河南焦作调研团等四只团队获校级团队立项,“牵手蓝天”赴阳谷支农支教调研实践团为调研山东团队。各实践团队围绕两会及十二五规划等社会热点,响应学校“人格培育工程”目标和要求,根据自身优势,在着眼生态、贴近民生、支农支教等主题下,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 建设同行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出台了各类文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详尽的阐述和部署,并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要求。“展翼”赴河南焦作调研团赴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有限公司、焦作市旅行社及云台山风景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了焦作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旅游业发展的规划,深入了解了焦作市经济转型之路的真实面貌。
目前我国正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山东大学赴布莱凯特黑牛集团调研团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山东布莱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究生态科技农业的发展前景及科研成果向实际产值的转化,共同探讨了知识和技术在生态、低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东营市把科技兴绿作为绿化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提出建设“油洲”加“绿洲”的规划设想,“绿洒人间”赴东营调研实践团奔赴东营,就东营市绿化改造盐碱地的状况展开调研,研究分析了该市盐碱地绿化改造的成功经验,深刻了解到综合治理土地盐碱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支农支教 文化共享
围绕“开设爱心讲堂,开展义务支教”和“深入农村生活,进行专题调研”两大主题,“风之队”支教团整装起航,积极响应山东大学开展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秉承“心系农村、支农支教”的理念,再赴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初级中学,帮助孩子们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梦想之星”赴滕州姜屯支农支教实践团则来到滕州市谭庄村,积极响应并配合滕州爱心服务事业,在滕州第一留守儿童学校里陪伴近千名留守儿童,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教学与帮助服务工作。
贴近生活 关注百态
“提党性树学生先锋,迎盛会促跨越式发展”赴济南高校调研实践团走访济南各高校,通过分发调查问卷,了解当今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情况。团队还与济南党校领导、高校各级党组织及大学生村官交流了对大学生党员的看法,深入研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党性问题。
“关注有我”赴滨州调研团针对山东省在全面实施县级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方式后,逐步向市级医疗机构推广的现状,采取文献调研、深度访谈、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走村入户,与农民面对面访谈,并走访相关医院、政府部门,深入了解到医疗保险的现状和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利弊。
投身实践 收获人格
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需要深入探寻社会热点,研究实施计划,切实深入社会各个层面运用调查、访谈、问卷、考察等手段获取资料,最后还需要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完成调查报告,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的人格。
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培育人格、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增强社会竞争力,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