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28日下午,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做客尼山国学大讲堂,作了题为“关于‘仁者人也’的理解与诠释”的报告。
陈来教授通过四个方面分享了他关于“仁者人也”的理解与诠释。一是人能亲爱施仁说。陈来教授谈到,孟子的“仁者人也”或“仁也者人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论题,从古到今都备受重视。关于“仁者人也”的论述较早见于《孟子•尽心下》:“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最早注《孟子》的赵岐直接将两句连起来,注“行仁恩者人也”,把仁释为仁恩。赵岐的注关注于“仁”,对句中“人者”的解释不是很清楚。《礼记•中庸》:“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在这里,郑玄的注和孔颖达的疏用亲亲来释仁,用相人偶来释人,“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这在先秦是没有的,汉儒实际上是用仁的相亲爱义加以延伸阐述。二是人之所以为人说。陈来教授提出,汉儒强调字义,宋儒讲义理。宋儒认为“仁者人也”表明了仁和人的关系: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张载认为应该将“仁者人也”释为人所以为人者,这将重点放在了“人也”上,较汉儒合理。朱熹完整提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说,认为“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朱熹对于仁者人也的理解是辩证的,仁要在人身上体现出来,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同时不能离开人身谈仁,人是仁的依存主体,仁与人相互定义,不能分开。朱熹的解释即是将原话反过来了,用仁来定义人,不像先秦儒学本义。心学对于“仁者人也”的理解并不与朱熹相反,明代心学家认为仁就是生机,人身和他的举动处处体现了生机。三是“人”指他人说。陈来教授谈到,“仁者人也”中“人也”指他人,仁包含了他人优先的伦理原则。《礼记•乐经》:“仁以爱之,义以正之”,仁是爱,义是正,但是“爱”的对象和“正”的对象没有提出。董仲舒曾提出“仁者爱人,义者正我”,仁、义代表的一切道德是针对人、我来说的,人即他人。仁的实践是他者取向,义的实践是自我取向。梁启超、梁漱溟、列维纳斯也有类似论述,他们认为在伦理上,人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伦理的人指向他人,孔子的仁指向他人,也指向自己,即所谓“内圣外王”。陈来教授认为对于这三种理解,不能以一种去否定另一种,它们都丰富了人们对于“仁者人也”的理解。四是“仁者人也”的现代诠释。陈来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时提出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旗帜,这几点适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不仅是不同社会制度、历史背景国家追求的普遍价值,也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人类共同价值。从中华文明和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方面来讲,中华文明是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层理论支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公正的基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发展的基础,“和而不同”是民主的基础,“以德服人,王道政治”是和平的基础,“天下为公”是正义的基础。人类共同价值都包含在仁之中,这就是儒家仁道对全人类的贡献。因此从现代来阐释,仁就是人类最根本的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