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校友动态 > 正文

吴彤教授和刘晓力教授做客现象学论坛与分析哲学论坛联合报告会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9日 10:37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16日,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和分析哲学研究中心首次联合举办“不同阵营的相同话题——第12期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及第119期分析哲学论坛联合报告会”,邀请清华大学吴彤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分别作了“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空间和技术”和“人的自我意识与机器自我意识的演化”的专题报告。
  首先,吴彤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自己的报告讲解。一是中西医医疗场景中的身体。西医诊疗空间的“瞧病”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中医诊疗空间中的“瞧大夫”是以身体为中心。第二方面是中西医诊疗空间与身体。西医的诊疗空间基本上是一种便于把身体对象化的空间,而中医的诊疗空间是知觉交互的身体空间,是一个整体的处理身体与心身关系的空间。与西医隔离式规制的标准化空间不同,中医诊疗空间是家庭式温馨空间,在其中医者与患者亲密接触。最后是技术化的身体——中医与西医的应对。西医的脉搏测量是间接地体察心脏跳动,是可以用标准化技术来测度身体的方式;中医的脉诊则是通过切脉感觉病患的生命如何流动。西医中的针是用来把药液输入身体的中介,在这种治病方式中重要的不是身体而是以身体为载体的病菌;中医的针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治疗疾病,针灸相辅。与西医针法中人的身体是在场的缺席不同,中医的针灸与身体都是存在的和在场的,相互都不缺席。中西医技术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医持有不同的身体观,西医以疾病为对象、身体是载体,而中医以人的身体为对象。
  第二场报告中,刘晓力教授从四个方面展开讲解。第一个方面是人工智能恐慌年恐慌什么?人工智能已经在弱人工智能比如推算方面有远超出人的能力,但在高阶智慧能力方面它还无能为力。目前人工智能并没有摆脱“无心的机器”,也就是没有自主性和自我意识。人工智能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第一个困难:机器理解语言吗?机器懂得人类语言表达的意义吗?这一直是人工智能的“符号接地问题”的困难所在。第二个困难:机器有意识体验吗?第三个困难:机器有自主性和觉知吗? AlphaGo还只是一个具有增强式集群智能的延展认知系统,并没有开发出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机器格),后一方面才是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慌之所在。第二方面则是人的意识与人的自我的演化,以及人的意识与人的自我的特征是什么?自我意识具有关于自我的意识、自我觉知等几重意义。人的自我和自我意识是进化的产物,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三是机器意识与机器自我的研究。如何让机器拥有自我意识?iCub的制造者认为要借鉴大脑的认知结构,以大脑的认知结构为模型,借鉴大脑神经元的结构。Lipson认为不是设计机器人,而是要“养殖、进化出来机器人”,机器人也要从学习开始适应变化。四是如果人的自我与机器自我独立演化会怎么样?人的自我演化达到的是涉身式自我、自传式自我、社会的自我、生成的自我,机器意识的研究则是致力于寻求通用人工智能,他们之间并不冲突,所以可能实现人和机器的共舞。
  在每次报告后,主讲教授与与会师生就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文/姜慧博 图/曲岩岩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雪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