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山大学区鉷教授做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渊”讲座,为外语学院师生作题为“文人的第三只眼: 文学与科技面面观”的学术报告。外语学院副院长申富英教授主持讲座,外语学院郭继德教授,全院青年教师及全体硕、博士生参加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文学与科技的关系,为文学研究揭开一个崭新视角。首先,区鉷教授引用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生动阐释科技对文学的深刻影响,指出科技发展史与文学史都内在地统一于人类史之内。接着,区鉷教授具体分析复印打印技术、因特网等科技新产品对于思想传播、文学变革的积极作用,突显出文学与科技之间的互动关系。之后,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科技观比较中,区鉷教授分析了文学与科技之间完美契合的可能性。他认为,“求真”理念使得西方文化界和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催生了不少文学经典作品;而中国儒家思想则视科技为“奇技淫巧”,导致诸多文人墨客对科技不屑一顾,甚至抱有抗拒心理。基于此,区鉷教授指出,中西传统文化中科技观差异发展容易导致两个极端:一端是陷入工具决定论的泥潭,而另一端是“形而下”的“器”凌驾于“形而上”的“道”之上。其实,只要把握住“过犹不及”这个原则,注意发挥科学技术的正能量,克服其负面影响,在人与自然、人与机器之间找到平衡,那么在文学与科技之间找到一个真正契合的“界面”是完全可能的。最后,区鉷教授提出,中国文人历来注重“知人论世”,时至今日,这个“世”理应包括科学和技术。因此,对于文学的研习者而言,长出“第三只眼”,从科术的新维度去观照文学是必要的,意义重大。
区鉷,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诗歌及诗论,兴趣兼及中国现代文学、中外文化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1988年在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曾任美国杜克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教授和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驻中心兼职教授,是国内最早系统地研究惠特曼的学者之—,也是国内研究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的专家。他首先提出“本土意识”概念,强调外国文学的研究、翻译、借鉴和教学过程中“本土意识”的重要作用。现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史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兼英诗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