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20日,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迎来第五场学术讲座,同济复兴古典书院院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柯小刚教授作了“缘发构成的墨象:《笔髓论》读解与即兴书画演示”的互动式报告,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杰教授主持论坛。
首先,柯小刚教授展示了他的两幅书画作品,指出我们一般首先看到的不是画,而是成见;不是书法,而是文字。比如画作中的树木、山峦、具体的文字。这样的理解和“看见”其实受困于我们的先入为主的前见,而遮蔽了更加源在的东西。中国书画作品的墨象是缘发构成性的,更加源在地是作者修养的性情和生活方式。柯小刚教授结合现场的书画作品以及亲身的见闻,说明笔墨反映在纸上是浓淡,但也可以看到作者提笔的快慢起按、轻重缓急,更根本则是气韵生动。好的欣赏者能够通过字画、甚至碑刻还原古人的“作案现场”,从笔划里感受到作者情绪里的沉郁与飞扬,并且能够领会到古人之“诚”与“道”所在。中国书画的墨象更加源在的是作者的意、象、气的交融共感。
接下来,柯小刚教授以现象学方式解读《笔髓论》中的重要语句,依托文本阐发达道之作者在书画行为中的缘发构成。比如对“辨应”一章,“辨心、手、力、管、毫、字相应之道也。所以应者,感也;所以感者,仁也。感而通之,仁以体之,則部分形名莫非一也,心手笔墨莫不相应也。”以仁为体,才能统帅诸部分,是故心为君、手为辅、力为任使,管为将帅、毫为士卒、字为城池。书画要有一个大的视野,不可太过计较于一笔一字的得失,“非忘象者,则无以制象。”而且应该做到指实掌虚。墨象既是气韵生动,那么在作书画时也要使得“气如奔马,亦如朵钩,轻重出乎心,而妙用应乎手。”本真的书写缘发构成,其过程应是意在笔先、氤氲气化、散怀抱的过程。
儒学高等研究院蔡祥元副教授对柯小刚教授的讲座作了精彩的点评,在回溯论坛的历程后指出,柯小刚教授的讲座贴合论坛主旨,以一种生动形象、理感互动的方式,用现象学的方法阐明了墨象的缘发构成,体现了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结缘的一种特有方式。随后柯小刚教授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即兴书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