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校友动态 > 正文

马勇研究员做客天人讲堂谈中国近代史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9日 14:38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17日,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研究员做客天人讲堂第八十一讲,带来了题为“错失良机:从甲申到甲午”的报告。马勇教授分析了中国近代史转型中最关键的十年,即1884年(甲申年)到1894年(甲午年)这十年间,中国为什么没有能够抓住机遇,成功实现近代化转型的几个重要原因。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讲座。
  马勇教授指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一百多年来的核心问题,即能否由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型为工业、商业文明,还有能否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虽然封建制度下的中国有着“重农抑商”的传统,但是商业因素的活跃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宋代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贸易的主导者,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白银资本的大量流入,明中晚期的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已经为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十九世纪,洋务运动蓬勃发展,沿海及长江流域开放通商口岸,这些都有效地推进了经济发展。
  然而,与同期发生在邻国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实现转型,没有对改革进行整体性的思考,没有应运而生的思想启蒙运动,相反还滋生了傲慢的帝国意识。日本“明治维新”后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道路,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马勇教授认为,当时的统治阶级虽然意识到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提出了强兵的战略,但是他们过分相信传统的政治制度,提出“固本强末”,并未意识到西方的富强不仅仅是坚船利炮的技术所致,根本上是先进政治制度的问题。马勇教授将1884-1894这十年称为“没有思想界互动的经济发展”,是中国错失良机的根本原因。
  此外,清政府外交策略的失败也是导致甲午海战失败,与转型失败的重要原因。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琉球问题、越南问题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制度基本解体。自1884年,慈禧太后突然发布谕旨改组军机处,史称“甲申易枢”。之后,中法两国因“越事”引发的战争迅速结束,中国“不败而败”,失去了越南,失去了南部边陲诸藩国。宗藩解体加剧了清帝国外交孤立主义情绪,也促进了帝国富国强兵战略布局。此外,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权力交接胶着不清,使得统治阶级形成了两个政治中心相互纷争,许多政治边缘份子妄图走近政治权利的中心。内政的混乱限制了外交,导致了甲午海战的失败。这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使得当时的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下,错过了政治改造,错过了现代化架构的发生。
  报告结束,马勇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就听众的问题给出了清晰且具有启发意义的解答。讲座最后,傅有德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称赞报告深入浅出、趣味盎然,为这段历史带来了新颖有趣而意义深远的解读。
  马勇,1956年生,安徽濉溪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河南大学等高校教授。为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过去数十年,马勇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学术史及儒家经学、近代中国文化、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国文明史等研究。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40多篇。著有《汉代春秋学研究》、《梁漱溟评传》、《中国现代化历程》(联合主编)、《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1911年中国大革命》等。
\

【供稿单位: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基地    作者:文/苑晓帅 图/齐晓东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