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5日,法国著名作家帕特里克·德维尔(Patrick Deville)、菲利普·福雷斯特(Philippe Forest)做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杏坛,与文学院教师刘林、叶杨曦在中心校区畅谈文学,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中法文学交流会”。济南法语联盟法方校长白思杰先生、中方校长王迎春、文学院副院长李鲁宁出席活动。
刘林、叶杨曦针对“法国二十世纪的思想潮流对创作的影响”、“日本文学对自我虚构体的影响”、“旅行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文学真实性的界定”和“法国当代作家如何构建中国形象”等问题与两位作家进行交流。
在讲座中,帕特里克·德维尔讲道,他曾在学生时代读过法国思想家的书,对后来的创作必然有所影响。他关注游记这一文学体裁,通过描写众多的地域来增加自己的阅历,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自我虚构的类型,也正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同样,他对中国的印象也是在旅行及阅读中不断改变和加深的,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描写与旅途所见是有所差异的,就像莫言笔下的山东形象,与此次所见不同。菲利普·福雷斯特讲道,由于自己也是一位文学评论者,思想的影响不只停留在文学层面,在哲学层面上也会触发自己,但八十年代以来理论家对青年作家的影响有所减弱。1998年起他开始关注日本古典及当代文学,尽量将日本自我写作的文学写作方式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在真实性问题上,他认为科学和哲学无法把握的主观真实需要创作者通过文学和艺术来回答,其作品《薛定谔之猫》便是通过文学语言表现量子力学的原理。他是通过画面、书籍和神话来了解中国的,例如孔子,老子,古典诗歌,以及莫言、毕飞宇和韩少功等当代作家的作品,并以此来建构中国形象。两位文学大家的回答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赢得了听众的掌声。
在观众提问环节,现场听众就“如何看待精神分析学说”、“作品中的先锋写作及可读性”、“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提问,两位作家详细地阐释了对文学创作的见解,令人受益匪浅。最后在场师生与两位作家合影留念,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帕特里克·德维尔(Patrick Deville),法国著名作家,1957年12月14日生于圣布里文莱丝皮恩,法国南特大学比较文学与哲学硕士。1996年创建“拉美青年文学奖”以及圣纳泽尔外国作家及译者会馆“Meet”杂志,自2001年来担任该会馆的文学馆长。其作品在法国多次获奖并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
菲利普·福雷斯特(Philippe Forest),法国著名作家,1962年6月18日生于巴黎。曾在英国多所高校教授文学史专业,自1994年起,任南特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艺荣誉勋章。他是André-Gide文学奖评审团成员,是先锋派文学的专家,被认为是法国自我虚构体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书籍、小说和随笔等被翻译成十多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