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亚岐研究员、张庆华研究员、王亚韡研究员来山东大学,面向第三届“环境与健康”菁英班学生作专题讲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春光副研究员主持讲座。
蔡亚岐以“典型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职业人群暴露的研究”为题,阐述了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在暴露科学中将外暴露与内暴露的分析结果合理结合,对于环境质量评价和相关部门加以管控的双重重要性。蔡亚岐以硅氧烷为例,分析了这种污染物对典型行业内职业人群的暴露强度,从分子角度比较了环形硅氧烷和线形硅氧烷在人体内积累程度的差异性,得出了硅氧烷不具备典型POPs基本特征的结论。
张庆华作了以“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分析手段及极地二噁英污染研究”为题的讲座,介绍了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加速溶剂萃取(ASE)等几种常用的环境检测技术。张庆华以吉林省双苯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例讲解了固相微萃取在测定效率、准确度等方面的优势,并以大气采样器为例介绍了野外环境监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张庆华还展示了他前往南极和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许多视频和图片资料。
王亚韡以“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及国际履约动态”为题展开讲座内容,谈到了目前化学品污染的现状,指出了目前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防范”的转变趋势。王亚韡从POPs的基本特征、POPs如何被发现、离我们有多远、如何追踪以及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依次介绍,对我国云南、河北等地区的典型污染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科学上认知不足是我国履约与POPs控制的最大障碍”的结论。
在互动环节中,菁英班学生与三位研究员积极交流,现场气氛活跃。通过本次讲座,菁英班的学生对环境学科领域内的科研前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本专业的学习有了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