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校友动态 > 正文

以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为目标导向 进一步推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5日 11:19 点击次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等。这些重大部署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结合学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提高就业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题中之义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一百多年来这种“天下观”始终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具体的内涵。作为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一)人才培养永远是高校的第一要务
  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在高校各项事业中居于核心地位。从为国家和社会“生产人才”这一视角引申,学生既是高校的特殊“产品”,又是其个人的“作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链条上,“就业”有其独特的坐标:在学校层面上,“就业”向前关联“招生”和“人才培养”,向后关联“校友工作”;在个体层面上,“就业”向前关涉学生的成长成才,向后关涉个人的事业发展和人生幸福。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口,学生就业质量既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校友生长的发端。这意味着,高校应从招生、培养、就业、校友整个链条上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长远发展,要关注二三十年后的校友布局,努力支持学生、校友的生涯发展。
  (二)社会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流大学是“学校实力”和“公众印象”的统一体,任何一份评价一流大学的标准都绕不过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毕业生的就业乃至校友的发展得到体现。也就是说,社会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就业工作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为目标导向,从传统的关注初次就业率转向提高就业质量,从重视推荐毕业生转向关心学生成长,从就业向培养的简单反馈转向协同育人。
  (三)就业质量是一个多元统一的概念
  “就业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既包括学生个体的薪酬福利、发展前景、满意度等,还包括学校办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用人单位和国家需要的满足情况。对高校来说,就业质量是国家发展需求、学校办学目标、学生个体理想与能力素质契合程度的重要体现,应重点考察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特别是着眼于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考察其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对实现国家改革发展战略目标、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度。
  二、新形势下提高学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方位和路径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要求高校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培养学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起点,在工作中“上手快、后劲足”,并具备事业发展的潜力。
  (一)提高就业质量必须深入落实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指向,成长成才是青年学生的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就业质量必然要通过学生投身报国的实践来体现。植根中国土地办一流大学,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作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国梦”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路径,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遵循。
  一代代山大人胸怀崇高的家国情怀,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祖训”,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山大人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向未来,学校必须鼓励山大学子争做新时代的引领者和塑造者,立大志、谋大业,在国家需要、社会期望和人生价值三者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育人文和科学素养、全球视野与世界胸怀,促进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对接。
  (二)提高就业质量必须真正实现协同育人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生分配”模式、促进初次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全程化全员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目前正在向新的“生涯辅导”模式转型。生涯辅导模式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终生发展为指向,在纵向上贯穿招生到校友,横向上围绕学生成长需求配备资源。大学生就业不再是毕业班才有的话题,而是从招生和新生阶段就要关注的内容;提高就业质量不是某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校协同的系统工程。   
  在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真正实现提升就业质量的目标,就业工作部门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向“研究型”转型,研究招生、培养、就业和校友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就业对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反馈以及部门、校院之间的主动对接协调。就业工作人员既要“顶天”又要“立地”,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职业发展理论,不断开阔个人视野,开展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前瞻性、应用性就业工作研究,推进就业指导的科学化、专业化;善于结合不同学科、不同群体、不同个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进就业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
  (三)提高就业质量必须主动利用校外资源
  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不能把目光局限于校内。在日益多元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下,高校要强化资源整合意识,把学生就业和校友成长放到全球背景和社会生态里去考察,构建用人单位、创业组织、校友和学生家长的参与机制。
  就山东大学而言,校友既是在校生就业工作的资源,又是学校生涯辅导的新对象。校友对母校的回馈在其离校前就可开始,可以向师弟师妹分享就业深造经验、向母校提出意见建议等;学校也应从战略的高度规划支持学生、校友生涯发展,促进“校友反哺母校”的健康可持续开展。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学校可邀请机关企事业单位专家为学生授课、进行生涯讲座,让更多的学生树立更加开放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也可开展社会需求调研,举办人才合作论坛,促进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此外,增进家庭对就业工作的良好认知与合作、引入社会机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容。
  (四)提高就业质量必须切实以学生为本
  个体的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而不可逆的过程,围绕学生生涯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内容的生涯辅导应有利于每个个体的职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培养指向不同目标的就业能力。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中体现对不同类型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尊重,强化培养方案中的就业元素和个体选择性,使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对社会需求、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关注重视,参加招聘活动更加踊跃,求职心态更趋积极理性,但部分学生仍存在视野较窄、就业观念偏颇等问题。我们应该以学生需求为目标导向,调整完善培养过程,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意识、学习能力;应把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连续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关照学生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需求,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应更加重视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和目标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结合学生人生梦想和发展取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引导、生涯辅导和资源配置,为学生思想和素质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今天的中国正在通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改写全球高等教育版图;在越来越多优秀学子带着全球视野和自信走出校园的同时,山大人一定能够实现一流大学梦想。对国家和学校有重大意义的“十三五”即将开始,把我们的事业放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坐标下去思考,放到我们党执政、富民、兴邦的坐标下去思考,我们将肩负更多使命和责任去做提高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的积极行动者。


【供稿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