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29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聂珍钊教授做客外语学院,为师生作了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 基本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学术报告,外语学院副院长申富英主持报告会。
聂珍钊教授结合自己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和体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历史、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定义、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国际评价、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基本术语和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哈姆雷特》中的运用六个方面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阐释。
首先,聂珍钊追溯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产生的简短历史。自2004年文学伦理学批评正式在中国提出并创立后,文学伦理学批评经过了迅速的发展,到2014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成立,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已经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五届。
聂珍钊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2015年3月,《Forum for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Scopus收录) 第1期出版文学伦理学批评专刊。2015年4月,台湾A&HCI收录期刊《哲学与文化》(Philosophy and Culture)出版文学伦理学批评” 专刊。2015年6月,德国A&HCI收录的顶级期刊Arca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terary Culture(阿卡狄亚:文学文化国际杂志,半年刊)第1期将出版文学伦理学批评专刊“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East and West(文学伦理学批评:东方与西方)”。2015年10月,普度大学A&HCI收录的期刊CLS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比较文学与有文化)2015年第五期出版名为“21世纪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专刊。2015年5月,TLS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发表了美国北伊利诺州立大学杰出教授威廉·贝克博士的专题文章“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ina.”
聂珍钊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寻找构成文学文本及文学意义的伦理因素并借助这些因素以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以及挖掘其伦理价值的批评方法。从伦理的视角解读和批评文学作品,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
最后,聂珍钊以《哈姆雷特》为例,在理论和文学文本两个层面展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运用。外语学院部分教师、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了报告会。
聂珍钊,男,湖北秭归人。197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自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史》主持人,《外国文学研究》(A&HCI)杂志主编、中美合办杂志《世界文学研究论坛》合作主编,同时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外国文学学科评委,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国际学术组织"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hines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oetry and Poetics,Upen)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管理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