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旧) > 医者 > 正文

郭海鹏:五代传承医者仁心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21日 09:55 点击次数:

编者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先后派出4批近300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投入抗疫前线。在前线的几十个日夜里,医疗队员们“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真心传递真情,以使命救治生命,用关爱诠释大爱。防护服是他们英雄的战甲,“口罩脸”是他们天使的容颜;“方言卡”见证他们与患者的信任,“谢谢你”传递患者对他们的真情。他们经历了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从紧急启用到病例清零的难忘时刻,他们在武汉重症病房以日夜坚守诠释无悔担当,他们用医者仁心守卫疫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期,山东大学新闻网专访了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并连线部分援湖北医疗队员,了解山大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的点滴故事,推出“致敬逆行者”系列人物专访,以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仁心大爱、奉献品德,号召全体师生医务员工向他们学习,凝聚起全校赢得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国家医疗队援助湖北抗疫期间,一本48小时内完成的《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及《音频材料》,迅速成为全国援助武汉各医疗队的学习教材并被国内各大媒体报道,手册及武汉方言音频材料的快速面世离不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郭海鹏的出谋划策。曾在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郭海鹏,来自五代从医的医学世家,此次援助武汉对郭海鹏而言,是报恩,亦是履行医者的天职。

郭海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2020年2月主动请战支援湖北,跟随山东省第五批暨齐鲁医院第四批国家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救治工作。2016年5月,郭海鹏曾荣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青年研究奖。

六月初夏的午后,阳光耀眼,经过一整个春天的努力,武汉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郭海鹏分享了他援鄂期间的抗疫故事和个人感悟。随着他的一一讲述,我们见证了五代传承接力的医学世家风范,领略了在疫情当前主动请战的决心,看到了郭海鹏身为医者的仁心仁术。

驰援前夕:主动请战,毅然出征

2月6日晚上,郭海鹏收到医院通知,第二天上午紧急集合出征武汉。当天晚上,正在陪妻子的郭海鹏心里非常平静,因为早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他心中就已经做好了奔赴前线的准备。“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说,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地想做一些事情。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事实上,郭海鹏刚刚完成在哈佛大学的三年博士后培训,留美回国还不到三个月。在这本是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里,面对肆虐的疫情,他没有犹豫,毅然选择了再次踏上征途,支援武汉前线。郭海鹏所学习的ICU专业正是新冠疫情中最为关键最为紧缺的学科,想到自己的所学习能够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价值,出征武汉就像是必然的使命。

这份医者的使命感来源于家庭的影响。郭海鹏的家族五代从医,他从小就在爷爷的药铺里闻着中草药的味道长大。爷爷行医时一心只想着能为他人做些什么,且从来不收取诊金,这些都深深地在郭海鹏幼年的心里留下了烙印。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多年来在临床一线救死扶伤的医生。郭海鹏出发前一晚,妻子只是询问了是否已经做出决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默默地帮他收拾起行李。当晚因事情紧急,不想打扰父亲休息的郭海鹏没有当面同父母告别,只在晚上悄悄地给父亲微信留言告知自己的选择。第二天,正赶往机场的郭海鹏收到了父亲的回信。

“你是医生,是国家出资在美国哈佛培养的博士、博士后,你是齐鲁医院ICU年轻的医学专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武汉的同胞们正在忍受煎熬,越是艰险越向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爸妈都支持你成为一名‘逆行者’!”医者仁心,父爱满溢,这样的一封家书谁读来不是热泪盈眶?想到自己唯一的儿子要冲到最为危险的前线,作为一个父亲怎么可能不担心?但知子莫若父,同为医生的父亲,更明白、更理解也更尊重儿子的选择。在信中,父亲还殷切叮嘱郭海鹏“要细心,多关心每一位患者,你多付出一些劳动、多献出一点爱,就有可能从死神那里多夺回一条生命,多挽救一个家庭”,最后也不忘叮嘱儿子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但愿世间无疾苦,何惜架上药生尘”,郭海鹏在几代人的共同影响下,在医学这条路上行走得愈发坚定。感激于家人理解的郭海鹏奔赴武汉再无顾虑,身为人父的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有国,才有家’!”

重回武汉:看到病人就要冲上去

踏上武汉的土地,郭海鹏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武汉大学是郭海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母校,这是搭载了他医学梦想的的地方,武汉是他的第二故乡。但是,此次重回武汉,往日繁华热闹的街道却因为疫情失去了生机,这使得对武汉拥有着深厚情感的郭海鹏心情十分沉重。在机场里,齐鲁医院医疗队和华西医院医疗队相遇,双方隔空对喊互相鼓励让他逐渐恢复了动力。他想到了武汉对他的养育之恩,想到了武大对他的栽培,想到了武大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蕴涵的不服输精神,郭海鹏的内心又充满了力量。“就像钟南山院士称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它确实是一个不服输的城市。”郭海鹏有感于武汉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他秉承着一种感恩和一份感动,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当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把患者当成家人,细心呵护,仔细观察病情,为他们制定最佳诊疗方案。他尽己所学,为第二故乡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工作。

在武汉期间,郭海鹏的工作日常就是每天进到病区查房,问诊、体检、取咽拭子、查血气、心电图检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做了十几年的ICU医生,他说,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已成为一种本能,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一看到病人就忍不住要冲上去。

“让医学绽放人性的光辉是每一名医者的不懈追求。”郭海鹏在谈到救治实例时说道。今年8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刘爷爷此前已治疗了近一个月,但病情逐渐加重,送到了郭海鹏所在的病区。经过会诊,因为氧饱和度过低,医疗队决定采用无创呼吸机为老人治疗,老人却拒绝配合治疗。但是老人的生命却容不得半分拖延,郭海鹏了解到老人曾经使用无创呼吸机留下了不好的感受,因此心中有些惧怕。为了缓解老人的抵抗情绪,郭海鹏一直陪在老人身边,他的武汉话让老人感到十分亲切,终于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并说服老人配合治疗。凭借着熟练的操作,医护人员仅用3秒钟就为老人换上了呼吸机,在郭海鹏的指导下,老人很快掌握了正常的呼吸方法,氧饱和度也恢复正常水平。看到老人安详地熟睡后,郭海鹏才松了一口气。

编纂手册:武汉方言齐鲁解决方案

郭海鹏所在的两个重症病区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而且大多数是老人,年龄最大的已经94岁。由于地域和年龄的差异,多数患者不会说普通话,这可给前来支援的医务人员出了难题。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病毒在生理上的威胁,还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控制不好就会折磨患者的精神,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疗效。作为一个医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医术,还要能够跟病人良好的沟通。在跟医院进行交接的时候,医疗队第一时间就注意到语言不通是不得不面对而且必须立刻解决的问题。

所幸团队很快就想到了解决方法,副队长胡昭提议将常用的武汉话收集、翻译出来编成一本方言对照手册,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有着武汉求学经历的郭海鹏正是承担编辑方言手册任务的不二人选。编一本方言手册核心并不在于懂得多少方言,而在于判断在治疗、护理和医嘱执行时需要用到哪些常用词语。队员们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很快就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整理出了200多条方言词汇,郭海鹏向在武汉大学求学时的老师、同学寻求帮忙,并找武汉的专家录制了音频,最终编写成《武汉方言实用手册》。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医疗员都从中受益,这本手册也被称作“战时方言密码本”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得到了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30余家媒体平台先后转载。

凭着一口十分亲切的武汉方言,郭海鹏很快便拉近了和患者的距离。患者们看到一个来自山东的小伙子用着熟悉的方言和自己说话,纷纷笑得合不拢嘴,有的患者还高兴地给他录了视频,深厚的情谊也就在这一笑一说之间建立起来了。老人们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看待,相处得十分亲切。

和队友群策群力,和患者朝夕相处,有着海外求学经历的郭海鹏在这场抗疫实战中更加体会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深刻地体会到了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民生情怀。“国家给我们的要求就是绝不放弃每一个病人。”医护人员们在前线奋战,后面还有来自各方的支持。在武汉,郭海鹏还能吃到爱吃的水饺和馒头,队员之间通力合作互相打气,各行各业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其中,他看到的更多是党员冲在前头的身影。郭海鹏表示,正由于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不计得失,冲锋在前,全国抗疫斗争才能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一切都让他感慨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伟大。

凯旋归来:历经磨炼后,更懂得珍惜

时间悄悄地到了4月6号,郭海鹏所在的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已经在武汉整整奋战了两个月,是山东省医疗队在武汉支援时间最长的队伍。直到离开的前一天,医疗队依然在忙碌地工作着。当时还有几位病人没有出院,队员们除了继续照看病人外,还要完成交接工作,对病房进行清理和杀毒,在最后一天站好最后一班岗。离别之际,郭海鹏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患者:“我总觉得还有些什么事情没有做完,心中感到有些牵挂。”

在两个月时间里,郭海鹏跨越千里,从山东奔赴武汉,为患者送来医术,带来健康。在给病人诊疗的过程中,郭海鹏和病人之间早已拥有了共同经历患难的宝贵情谊,和许多病人家属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和队友们亲切地称呼一位年近七旬的患者为湘湘老师。郭海鹏和湘湘老师互相添加了微信,湘湘老师邀请他以后来武汉的时候务必到家里面去坐一坐。在郭海鹏返回山东之后,他还收到了阿姨和老伴给他画的一幅国画和一幅书法。从武汉到济南,小小的一幅国画和书法饱含着真挚的医患之情,让郭海鹏感动不已。

结束了六十天不舍昼夜的奋战,医疗队从武汉凯旋的那天,郭海鹏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出远门的孩子,仅仅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就又要匆匆离去。他在心里默默祝福这个城市越来越好。

隔离期结束后回到济南,郭海鹏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回到温暖的家里安心地睡了一大觉,调整数日又继续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和他一样松了一口气的是看到他平平安安归来的家人。看着为他开心的家人,抗疫归来的郭海鹏更加懂得了什么叫做珍惜。在他看来,此次前往抗疫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不管是工作上的付出还是对家庭的割舍,每个人都付出了许多许多。在这场疫情的大考当中,英雄的身影随处可见,每一位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每一位践行抗疫责任的中国人民都是英雄。

出生于五世悬壶济世的家庭,郭海鹏如同他的父辈们对医者一直秉持着最纯粹的理解。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家国情怀和齐鲁医学“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人文理念,已渗透于血脉之中,更成就了他合格医生的职业蜕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秩序正逐步恢复,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郭海鹏怀着对祖国和人民最美好的期盼,依旧在医疗卫生领域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与责任。


【供稿单位:宣传部 齐鲁医院    作者:甘传昀 刀彦月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何元航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