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学者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陈耀:探秘太阳爆发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2日 07:50  点击次数:

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报》刊发了对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耀教授的专访。文章全文如下:

“太阳爆发是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一次典型爆发可释放出10亿至百亿颗原子弹爆炸当量的能量。在地球开启‘流浪’模式之前,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太阳、空间环境以及太阳系的各种天体。”陈耀说。十余年来,他一直在寻找这些太阳爆发现象背后的“力量之手”。

走向“科研的起点”

抱着“尝试新方向、迎接新挑战”的想法,毕业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时,陈耀将研究方向调整为太阳爆发物理过程。

2007年2月,陈耀来到山东大学,开启了一个日地物理与空间天气新学科点的建设历程。2013年,他担任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组建并带领团队专注研究太阳爆发的物理机制、日冕响应和有关高能粒子加速与射电爆发等学科前沿问题。

科学研究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尤其对太阳和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学而言。在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学习时,陈耀便深有感触。他也深知,创新研究一定要从自主获取原始数据开始,“作为学科带头人,要能带领团队走向‘科研的起点’——获取第一手的高质量观测数据,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严重依赖国外数据的困境,做出更具引领性的原创成果”。

建立大团队

射电与可见光波段是可在地面对太阳进行观测的两大“窗口”,其余波段的观测大都需借助卫星或空间站开展。2013年,陈耀开始尝试组织队伍研发太阳射电观测装置,并与同校区工科团队联合,探索出一条基于多学科优势的学科交叉发展之路。2016年,陈耀联合相关团队正式建成槎山观测站,采用水平较高的专利技术,成功记录到多例高质量的太阳射电数据,一系列成果逐步涌现。

团队越来越大、课题方向越来越多,陈耀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凝聚学科方向,在他看来,承担重要国家任务、研发“重大科研装置”是凝聚团队的关键。

“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从各自领域向前跨越半步,才有可能交叉起来。”陈耀说。

团队积极争取国家日地空间环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关专项等任务,在尽力参与国家建设空间科技强国的同时,聚焦太阳爆发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逐步构建起由科研设施研发以获取原始数据、数据物理分析、理论建模研究“三位一体”的学科框架,走上“理工融合发展、学科任务互促”的发展路线。

“通过研发重大科研装置,把团队的学科方向凝聚起来,就更容易提高学术影响力。”陈耀对未来充满信心。

坐稳“冷板凳”

2016年,陈耀因在太阳爆发领域的成果获得“第二届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并于2017年获得空间物理学科的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技奖。

日地物理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高度交叉,空间天气学的模式模型也迅速发展演变。陈耀经常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他坦承自己每天都需要学习新知识,如此才能继续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陈耀清楚自己的“初心”,要发展一个新方向、做出好的科研工作。一路走来,他在探索中选择、在困境中突破。

“方向很重要,但学生时代往往没有太多选择。一定要发挥主动性,在长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打造并坚守自己的科研‘初心’,坐稳科研的‘冷板凳’。”陈耀期待着,我国空间天气科学迎来持续的“大爆发”。

《中国科学报》 (2020-04-10 第3版 转移转化)

原文链接:陈耀:探秘太阳爆发

【供稿单位:中国科学报    作者:韩扬眉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莉莉 谢婷婷  】

相关推荐: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