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是在这一年,一个17岁的姑娘放弃小县城里国企售货员的“铁饭碗”,考入山东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经历中带有很深“计划”烙印的她,格外关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的成长和转变,围绕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经济形势的巨变,展开了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2018年,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当年的这位姑娘也在经济管理领域钻研了40年,已经成长为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首席负责人,曾在众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学者声音。回想学术经历,她感慨:“如果当年没有考入大学,我的人生或许会跟许多关门国企的女工一样艰难,我赶上了好时候,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想实实在在为国家干些事情……”
这位从计划经济走到市场经济,又在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的今天依然勇立潮头的学者,就是杨蕙馨,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近期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的获得者。
一条主线:由国企改革开始,始终关注中国现实的重大问题
与同时代很多人一样,杨蕙馨教授在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并不清楚所谓“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不过,因为此前的“工人”身份以及工作经历,她很了解商业经营方面的操作,懵懵懂懂中想要从事与商业相关的学习,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1985年,结束山大本科、研究生学习的杨蕙馨选择了留校任教,此后留学法国一年。回国后,她慢慢寻找着自己合适的研究方向,“就像相机聚焦一样,有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1996年,杨蕙馨考入南开大学跟随我国老一代著名经济学家谷书堂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当时的她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想要研究的内容——产业组织和企业成长。
读博期间,她围绕国企改革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因为曾经是国企员工,杨蕙馨的关注视角自然而然更贴近工人们的现实需求,所以她一直在想:“国企关门了,企业职工何去何从?”她曾经在天津实地调研,采访了很多纺织女工,曾经劳模标兵、如今下岗失业的女工境遇让她感慨很多。当时业界专家大多研究国企如何改革,杨蕙馨则另辟蹊径,从“政府应从产业组织政策方面多举措鼓励国企顺利退出”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最终,她的博士论文研究成果《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以汽车制造业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为例》被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书店纳入“当代经济学文库”出版。
凭借上述研究,杨蕙馨获得了2000年有着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回忆当时参与评奖,她笑着说起自己的“有一搭没一搭”,把获奖原因简单解释为“歪打正着,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杨蕙馨一直希望能开展问题导向、服务现实的学术研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中国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这样一份李克强、周小川、厉以宁、吴敬琏都曾获过的荣誉,让她得到了“不小的肯定”,欣喜于自己抓准了研究的路子。
“这个奖已经成为历史,别太当回事儿,否则就变成包袱了。”杨蕙馨教授对荣辱得失有着近乎“局外人”的清醒,很快便从光环中抽身而出,回归自己的学者本色。不过也有挥之不去的,就是自身研究价值得以实现的充实和满足感,“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目标,这些年的研究就是坚持中国现实重大问题导向,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发展、为老百姓做些事情。”
一个特色:微观+中观,我们的研究要高也成低也就
杨蕙馨教授的学生、管理学院2014级产业经济学博士生焦勇这样介绍自己导师的研究特点:“最重要的就是将微观研究与中观研究相结合,把企业成长放到产业转型的背景中研究,这是跟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作出的转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学术体系。”
杨蕙馨教授的学术研究起步于微观的企业层面,不过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经济形势的复杂化、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竞争国际性的增强,她慢慢将研究圈子向中观的产业领域拓展。
杨蕙馨教授参加产业组织方面的学术会议
在她的理解里,如今国家正在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做到“高也成,低也就。”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必须举全国之力推进高精尖技术的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必须关注我们身边的、眼前的企业发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因此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也是我研究的主角。”她曾经参加济南市政协的一次会议,提到了民企发展的问题,呼吁政府“拿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吸引外商投资的热情爱护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帮助他们成长。”为什么这样说?她在近期一篇文章中的论述给出了很好的解答:“中小微企业迫于竞争压力,一般具有较为强烈的创新意识,但限于资金、人才和技术基础等条件不足,其创新风险较大。应通过政策支持,打造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强的创新型企业。”她打趣道:“经过五年、十年或者更长时间,这些企业中难保不会出现下一个阿里或者腾讯。”
最近几年,中国人频繁出国“扫货”,电饭锅、马桶盖一度成为“网红”。谈及这种现象,杨蕙馨教授无奈之余指出了很多中国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的底端、质量与细节不尽如人意。作为应对,她结合管理学中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进行了展望,“要在前期设计与研发、后期品牌与营销方面下功夫。”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要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突破。她说:“我们很多企业一直在探索产业的转型升级,但这是个缓慢的过程,一旦到了某个临界点,它们一下子就能成长起来。”
2013年,以杨蕙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企业成长”命名的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这也是山东大学社科领域唯一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在团队成员、管理学院首位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获得者冯文娜副教授看来,“我们与其他团队很大的一个不同是,杨老师特别注重基于理论根基的‘道’,而不是具体研究方法上的‘术’。她会让我们重点打基础,厚积薄发。”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杨蕙馨教授却有着“高校要稳得住一批搞基础研究的人”的考虑,在团队中身先力行,让大家都能“坐得住冷板凳”。
焦勇向记者转述了业内一位学者对杨蕙馨教授的评价,因为她的理论创新,以及她的研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高度契合,“她已经成为知名度很高的‘行业高峰’。”
杨蕙馨教授自己曾经历了一个不断凝练研究特色的过程,对于团队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年轻学者,她有着同样的期待,希望他们加大对中国现实经济、管理情况的研究,在某个具体领域长期坚持、凝练特色。她说:“只有每位学者都凝练出自己的特色,一个学科、一所学校才能形成真正的特色。”
一种情怀:做研究,应该具备一些人文关怀
杨蕙馨教授说:“管理学是一门实践中的艺术。”她一直都记得读博时期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理念——“中国人,要知中国、服务中国。”
作为首席专家,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研究》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1项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项,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1项、一等奖3项;研究成果《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组织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这些研究成果,都是扎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结果。
在所有产业中,杨蕙馨教授对商业流通业、餐饮食品业、服装业等有着特殊的“青睐”。在她看来,这些都是面向大众刚需的“日不落”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能。“只要善用心思,把各行各业、国内国外的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等要素嵌入这些产业,背靠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就一定能够创造企业盈利和吸纳就业的双奇迹。”
严谨、理性的学术预测之外,杨蕙馨教授还有着自己的考虑,这些产业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能为低技能劳动者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虽然看着小,但总量很大,我们觉得这方面的研究很重要。做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应该具备一些这样的人文情怀。”
山东恒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代表,也是杨蕙馨教授的一个研究对象。2017年,杨蕙馨教授带着学生推出了基于恒祥发展经历探索战略转型问题的典型案例。恒祥总经理孟庆振认识杨蕙馨教授已有十多年,经常因为企业发展问题前来咨询,“杨老师在我们企业转型以及战略调整上出了不少主意”。在孟庆振看来,杨蕙馨教授身上有着学者特有的气息,“她很喜欢帮助别人,做事严谨认真,甚至有时候会较真,我觉得学者就应该是这样。”
现在,杨蕙馨教授正带着团队开展一项有关山东省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课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打造持续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年暑假,他们将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拿出研究报告,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过去,现在,未来,杨蕙馨教授源源不断地从社会现实中汲取着发问、研究、求解的能量。
一个身份:这辈子就当老师了,希望培养中国未来的企业家、管理者
问:“如何自我定位?”
答:“管理学的教学者和研究者。”
杨蕙馨教授说:“做老师久了,会习惯于和学生打交道。”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兵,一茬茬学生裹挟着最年轻、鲜活的气息而来,让身在其中的她也“心态不老、青春常在”起来。
好老师是会让学生记一辈子的。提及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人,杨蕙馨教授谈到了硕士、博士期间的几位导师——巩丽泽、毛永林、谷书堂……她一直牢记自己老师的严谨、认真、扎实、包容。登上讲台的33年里,她也作为一名老师被学生观察着、判断着、记忆着。
一千个人眼中,应该有一千个杨蕙馨吧。学生眼中的她,是多面的:“很少见到这么认真、这么想要做事情的老师。”“杨老师应该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一位老师了。”“对她最大的感觉是,暖心、细致,但又要求很严格。”“为人耿直、做事公正、治学严谨。”“我很幸运,杨老师是我步入管理学领域的引路人,她让我发现了做研究有意思的地方。”凡此种种,万千不同,唯一没变的是学生们对她“好老师”身份的认可。
山东省优秀教师、全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诸多肯定之外,杨蕙馨教授对“好老师”也有自己的追求,“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量身定做’培养方式,引导学生就业或者继续做科研。”如何“量身定做”?这个问题只能从用心、负责、尊重中寻找答案。
任教33年来,杨蕙馨教授培养了众多业界精英
她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还是要以学为主,要踏踏实实静心读书。”她希望走出校门的学生能成为中国未来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为中国创造更多的经济奇迹。而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就需要学院老师尤其是青年老师不断增强对中国企业、中国现实的了解,“要重视教学、科研中的案例整理”。
今年夏天就要毕业的焦勇,已经确定将进入高校工作,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导师的影响。他说:“我们年轻人似乎应该更有精力、活力一些,但杨老师往往比我们更认真,所以她做的事情能更完美。我希望自己能做到她这样。”
杨蕙馨教授的微信名是一个法语单词——“教授”,简单,干脆,明了,与她“踏实做人,扎实做事”的人生准则颇有相似之处。2012年起,她开始担任管理学院院长,带领学院发展已有六个年头。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学科获评A-,“这证明我们学科已经进入全国前列,希望这一大好势头不断延续。”如今,刚刚卸去院长职务的她,已经开始展望单纯的“教授”生活,“这辈子就当老师了,上课、做科研、带学生,以后会有更多时间放在这三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