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校友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校友薛禹胜:守卫电网安全第一人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31日 14:30  点击次数:


    [本站讯]“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情非常感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直至痴迷,我从科学探索中获得快乐。我的这种生活因此更有意义。”
    2月26日,身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的薛禹胜院士,喜获201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这是对他数十年执着于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研究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至高褒奖。
    薛禹胜将自己对工作的这种痴迷和坚持评价为“固执,或美其名曰执著”。
    电力系统被称为人类创造的最复杂的系统,大停电是所有电网公司的基本焦虑。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薛禹胜和他的科研团队却时时刻刻战斗在科研第一线,肩负着“侦查”、“御敌”的重任。
    中国的大电网如何实现它的安全运行?在业界,大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领域,薛禹胜的“薛氏算法”(EEAC)享有盛名,这项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57个国内用户及29个欧美的工程用户。
    谈起“薛氏算法”(EEAC),可谓一条漫漫长路。从他45岁时在学院办公室的终端用一台速度只有10mips的计算机煎熬,到成功地将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由过去的“定性分析”完成定量分析,薛禹胜整整用了25年的时间,而让EEAC由离线分析软件实现商品化,又整整花了10年。
    巧合的是,2004年初,在分析大停电的基础上,薛禹胜提出以广域测量和EEAC为核心,构建电网的广域监测分析保护控制系统,发现其英文缩写刚好为“WARMAP”(作战地图)一致,他兴味盎然地说,“军事指挥官需要沙盘或电子地图来推演,电力调度人员在和大停电作战的时候,不也同样需要作战地图来支持决策吗?”
    而通过这张作战地图,调度人员不仅能够清晰地知道电网上究竟“狼来没来”,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知道“狼的距离、来向和速度”,大大提高决策水平。
    薛禹胜说,EEAC的任务,就是要和电力传输赛跑,在电网上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内,揪出故障发生的地方,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并且提出控制方案化解危机。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电网安全防御体系,每10分钟就会把精选的100多套在大电网上可能发生的故障预案进行一遍全演示,与此同时,还时时刻刻搜索线路上的每一个细小的波动。
    中国电网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多快?薛禹胜说,计算机的超高速运行,使从发现电网故障到计算机控制系统处置仅需0.1秒。而实际上大多数的普通事故都是在几百毫秒之内就搞定了。
    2007年6月,基于薛禹胜院士原创的EEAC理论的“江苏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系统”投入试运行,这使江苏电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自适应稳定控制的大电网。这个防御系统可以成功预警、判断和处理电网故障,大幅提高电网防灾能力。尤其在2008年初50年未遇的雪灾中,该系统有效地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
    薛禹胜和科研团队在大电网控制技术关键技术的全方位突破,带动了该领域装备国产化率达到近100%。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级以上电网安装了此系统,大大降低了大面积停电的风险。此外,薛禹胜还大力倡导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他开发出的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分析与优化决策软件等产品,出口到法国、美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电力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向欧美发达国家输出的范例,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为100%。
    眼前的成功如同繁花似锦,但是回首往事,其中的科海甘辛无人能尝。
    “我不会忘记37岁那年,在出差途中听说研究生招生的年龄临时放宽到38岁的那一刻,激动得心都要跳出嗓子眼。当时距离考试只有一个月,却要从寻找18年前放下的课本开始。——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不眠夜,随后我以考分第一的成绩被原电力自动化研究所录取为首届硕士研究生,从此踏上为中国电网度身定做‘保护伞’之路”。至今,薛禹胜对人生的转折点依然记忆犹新。
    “强烈的求知欲驱使我果断地抓住了这个瞬息即逝,也许是仅有的机遇。如果没有那3年硕士学位学习打下的扎实基础,我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薛禹胜说。
    在薛禹胜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至今仍压着一张1988年刚回国时立下的座右铭:“自知之明,寂寞之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回国后,他谢绝了许多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可管可不管的事务,谢绝新闻界的采访,率领一个全部由青年硕士组成的研究小组继续攻关。一间有10多人的办公室,灯光天天亮到次日凌晨。小组先后发表了50多篇国际论文,开发的软件通过了原能源部的技术鉴定。
    薛禹胜的刻苦敬业是出了名的。不论在国外留学还是在国内工作,他经常每周工作100多个小时。长期的伏案造成他右前臂神经鞘增厚,传导受阻,以致不听大脑指挥。他硬是学会了用左手写字。他常常是中午打一份饭外加两个烧饼,这样可以吃两顿,节省了吃晚饭的时间。宿舍楼内电梯晚上12点钟停运,每天工作到深夜的薛禹胜常常不得不爬17层楼梯回家。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薛禹胜说:“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科研没有止境,我和我们的团队,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供稿单位:科技日报2011年3月21日    作者:张晔 汪骏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延津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