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校奖得主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李鹏泽:一心向学,用未来思考今天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8日 10:05  点击次数:

李鹏泽,山东大学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2018年校长奖学金(综合)获得者之一。

他连续两学年综合排名年级前2%,成绩排名前10%;是山东大学“十佳班长”荣誉称号获得者、软件学院学生会主席、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两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H奖,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目前保送至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博连读项目。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软件工程”

回顾大学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李鹏泽发现自己和软件工程专业并非“一见钟情”,而是在踏实的学习和探索中“日久生情”。优秀如他,也曾在各种各样的专业间徘徊,反复思考着人生的方向。

大一下学期,李鹏泽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转专业免笔试的资格。但经过一番思考,他还是选择留在原来的专业——软件工程。

“我发现自己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只有明确不想学的专业。”李鹏泽笑着说,“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但很多时候,一个人对于专业不是必须喜欢才能学好,只要不讨厌就可以。我们一般人学东西,还上升不到拼天赋拼兴趣的层次。”

有时他也会感叹,身边总有一两个天赋异禀的人,对特定的领域抱有强烈的兴趣,成绩也是格外优异。“如果能像他们那样就好了,我永远达不到那个程度。”但他深知,自己还有许多努力的方向,“不一定非要在兴趣方面比,我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样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真正喜欢上软件工程专业,也是在大一下学期。加入实验室的他,开始尝试着做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当看到自己设计的APP在手机上运行起来的时候,李鹏泽逐渐体会到了学习软件工程的乐趣和专业自豪感。

他说,“大家对自己的专业的兴趣都是这么一点一点来的。”

“所有好的东西都是违背自己的本性的”

大一综合成绩排年级第七名,大二是第二十二名,大三是第二名。对于李鹏泽来说,保持优秀的成绩是一种习惯。

谈及学习方法,他坦言没有秘诀,多背、多看、多理解、多交流足矣。

“学习这个东西,谁坚持,谁知道;谁努力学,谁知道。”李鹏泽说。经常有同学向他讨要“学霸秘笈”,得到的却总是这个最朴实也是最实用的答案。

对于他来说,所有的“秘诀”“捷径”都相当于一块创可贴,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没有一种学习方法能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真正的苦口良药,还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积累。

“努力学习是违背自己本性的,因为大家都是喜欢放松,喜欢玩,但所有好的东西都是违背自己的本性的。就像炸鸡很好吃,但是吃了会发胖,你就要克制住想吃炸鸡的本性,去吃胡萝卜。胡萝卜很难吃,但有利于健康。良药苦口嘛。”

“创新是知识储备的加工和转化”

李鹏泽的学术创新成果《Rim chain: Bridge the Provision and Demand among The Crowd》,研究的是一个新的领域——众智科学。

“虽然领域很新,但它并非无根之木,还是来源于那些已有的方法和技术,但是要把它们应用到一个新的场景、新的领域里。”

当初缺乏科研经验的他,在论文发表前曾经历了长时间的反复修改。“老师经常为我指出哪里写的不好,哪里缺少图,算法也有问题,于是论文被一次次地推倒重来。”提起自己的导师刘磊,李鹏泽对他满怀感激,“他知道我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我刚入门的时候花了不少心思,非常有耐心。”

在反复研究论文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东西都来自于自己已有的知识。

“我在使用某个方法的时候,会突然想起来它似乎在以前的某门课上学过。我就看看能不能把它们互相转换一下。”李鹏泽这样说道。他认为创新就是在过去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加工和转换,有很多学过之后便“压箱底”的知识,说不定会在哪一天派上用场。

为了表达得更明确,他列举了仿生学的例子——由天空中翱翔的鸟儿展开联想,最终创造出了飞机。

“创新很难,难在找到合理的联想,但它也很简单,因为它并不是要求你去凭空创造。没有人可以凭空去创造什么东西,灵感都来自于我们的所学和感悟。”

“大家不必一谈创新就打怵,其实每个人都有创新能力,只要逼自己一把,拍着脑袋想一想,把以前学过的看似没有联系的知识结合起来,在某个问题上加以应用,可能就得到了一个创新的想法。”

“大学做过的最好的一件事”

“请问你大学中做过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鹏泽思忖了一会,突然一拍巴掌:“那我要说这件事。”

“我在三年的时间里,读了一百多本课外书。”

他说自己上初高中时偏爱游戏,读过的书很少,课外阅读基本来源于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自觉缺乏人文素养。步入大学后,他想,是时候弥补以前留下的缺憾了。

“我15年入学的时候,听说清华大学给每一个学生寄了一套《平凡的世界》,于是我也买了一套,看完之后我就想,不如在大学的时候读一百本课外书。”

于是,李鹏泽开始一本本地阅读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唐·吉诃德》《百年孤独》《静静的顿河》……这些书籍占据了他许多休闲的时光,刚开始阅读时抱有的一点功利心,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对于李鹏泽来说,读书带给他最大的好处就是开心。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阅读竟然对他的一次面试产生了正面的影响——“我大三时读完了一百本书,去面试北大夏令营的时候,老师一听就感觉这孩子还是比较可以的。我都没有想到,读书会在这里派上用场。”

高三时对自己许下的承诺,大三时就兑现了。李鹏泽微笑着说,这应该是他大学做过的最好的一件事了。

关于大学生活,李鹏泽有如下几点感悟:

“意志力是个消耗品。”一个人每次“违背本性”去学习,就会消耗一些意志力,但它的强弱因人而异,因此要学会自我调节。比如每次认真学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之后该玩就玩,该休息就休息。

“如何保持专注力?”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某件事对于自己很重要,这时,他们其实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多改一改、试一试、换一换,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

“学会平衡学习和工作。”第一,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既然当时选择担任这个职务,就应该明白这个东西是绝对是要占用我的时间;第二,这些任务大多是突发的,只要集中注意力,尽快把它处理完就好;第三,需要平时更努力学习,这样有任务的时候偶尔牺牲一些学习时间就容易接受了。

“大学做的每件事都为未来埋下伏笔。”你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或许都会在未来某一天派上用场,但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无论你现在是几年级,如果对未来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手头的事。

三年时间,他保持着优异的成绩,担任了班长、院学生会主席、ING实验室负责人等职务,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曾经接连不断的任务甚至让他忙到想呕吐。而今,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

现在的李鹏泽,已经顺利通过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博连读的申请。说起未来的职业规划,他坦言,自己对科研“有点执念”。

“我想要再多做些有用的东西。现在全世界计算机技术竞争这么激烈,我也希望能为咱们国家的计算机行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那今天好好努力就完事了。要用未来思考今天。”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韩小汐 杨子睿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李兵 谢婷婷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