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遇到热爱,十多年的朝夕相伴,思政教育早已深深地融入到郑敬斌教授的血液之中。他的思政课突破了固有的“灌输式教学”的方式,大胆进行创新,不仅成为了学生心中的“爆款”课堂,更是在教育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取得了特等奖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郑敬斌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红旗文稿》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入选仲英学者、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山东省党史研究库专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等人才称号,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人物、教育部教学能手、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山东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等各类奖励近20项。
在学术成就之外,郑老师的思政课更是别具一格,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人文情怀。他是教育部评选的“教学能手”,也是同学们口中的“段子王”;他的课堂是“示范课堂”也是“网红课堂”。在他的课堂上,能感受思政课的精彩,能目睹教师的风采,更能体会如沐春风的清朗与醍醐灌顶的透亮。为什么郑老师的课堂有如此魅力?他又因何与思政课结缘?那么请跟我们一起走进郑敬斌教授与思政课的故事。
从意外到热爱
入院不到八年,郑敬斌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学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副院长。而仅在四、五年前,他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在我们看来堪称“大佬”级别的成长史,郑敬斌却幽默地用“先婚后爱”来形容他与马学科的缘分:“十多年前高考报考的时候,我并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调剂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纵使没能与马学科有着惊艳的初遇,但在逐渐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他被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魅力所折服,逐渐热爱上这个专业,读研读博的时候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专业。他坚定了自己热爱的方向,也坚定了一生要奋斗的领域。十多年的陪伴与成长,他见证了马学科一步步的发展:“这个专业和学科已经熔铸在自己的血液当中。”作为学科共同体成员的一份子,他认为,要担负起学科责任,为这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2012年,博士毕业后的他,进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一名思政课教师,将自己求学时对思政教育的热忱继续投入到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开启了他与思政课的“传奇”之路。
打造网红思政课堂
郑敬斌的思政课堂究竟有怎样的魔力?为什么能如此吸引同学们呢?为了打破思政课固有的“灌输式教学”的方式,他从“知己知彼”两方面入手。
对于“知己”,郑敬斌认为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他调侃,始终将自己作为一名“教书匠”,牢记教书本职,初心不改。
对于如何“知彼”,郑敬斌有着独到的见解:“90后、00后的大学生跟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大不相同了,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思维更灵活跳脱。”因此,想要“留住他们的心”,不能拘于固定形式。他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实施了“问题抛锚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转化成一个个问题,并与教材知识相衔接,形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同时,他以“镶嵌式教学”的形式鼓励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熟悉的方式表达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推进互动合作学习,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感觉更像是与朋友讨论问题。郑敬斌用春风化雨般的方式,让知识像一脉涓涓细流,涤荡同学们的心灵。
与专业课不同,思政课课堂上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年级,他们的知识基础和认识结构也有所不同,针对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郑敬斌为此探索了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在坚持以内容为王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并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进行课堂交流,这使得新闻联播、小合唱、诗朗诵、情景剧都曾出现在郑老师的课堂上。“本来以为我这种理科生永远没法静下心来去听马原、毛概之类的课,没想到,现在居然如此期待上毛概!简直不可思议!但这是有原因的:老师不光讲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他让书本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老师特别善于用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在呵呵一笑的同时,从心底领悟深奥难懂的官方术语。感觉自己在毛概课上既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还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是化学与化工学院的陈子云同学在《山大日记》栏目中的讲述。
极具鲜明特色与创新形式,使得郑敬斌的思政课一跃成为同学心目中的“爆款”课程。2017年,由他打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抛锚式教学模式”入选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不但作为典型教材在山东省高校思政课优秀成果上被展出,更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好的老师影响学生一生”
求学与从教十几年的时间,郑敬斌感恩于自己一路走来遇到的师长。“我在读硕博的时候,有幸遇到了一位良师,自己的导师王立仁教授,直到今天我还会跟我的学生回忆起读书期间导师对于我的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好的老师真的影响学生一生。”他回忆起自己9月参与教育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时,也得到了学院诸多前辈的支持:“我记得王韶兴院长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一遍遍地为我把关,如何导入、如何板书、讲课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这对于我最终成绩的取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在他看来,亦师亦友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
在生活中,郑敬斌常常会跟学生打成一片,十分融洽,还有同学在课下称郑老师为“段子手”、“男神”。被问到如何看待这些称呼时,郑敬斌只是笑笑,权当同学们对他的爱称。他的风趣幽默无形中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当同学们面临困难,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和郑老师聊一场天总会治愈开怀很多。不少学生戏称郑敬斌的办公室就是马院的心理咨询室。
而涉及到学术和学习时,郑敬斌则是严格要求学生。自担任导师以来,他坚持每两周定期为学生开读书会。读书会上,学生分享学习经验,进行学术汇报。针对某位学生近期的论文和观点,师门其他学生轮流给出修改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学术且自由的氛围内进步。在进行学术指导的同时,郑敬斌还特别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读书会也是师生之间的生活情感交流会:“我希望我能对我的学生做到有求必应,尤其是在学术方面,在他们有限的求学时间里,把我这些年所学所感尽可能告诉他们。”
正是郑敬斌特有的人格魅力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他与同学们亦师亦友,成就了不凡的思政课堂。
“学术的坚持是关键”
怎样呈现一堂好的思政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春风化雨的教学方式需要的是深厚的科研支撑,否则只能是无根浮萍。将研究的问题转化为教学的给养,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教师讲课才能有深度、有高度。回顾过去几年的成长,郑敬斌感慨:“学术的坚持是关键。”本着这样的理念,郑敬斌一直在学术中躬身耕耘,以学术为始,丰厚自身。尽管近几年担任学院副院长,承担部分行政职务,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学科研时间,但他尽量利用休息的时间从事备课和科研工作。在学院,他经常来得早,离的晚:“最近连续三年,我每年的寒假最多就是过年的时候,在家休息三天。”在他的眼中看不见疲惫,而是理想和热爱填满的光与满满的能量。“只有砥砺前行,方能不负初心和使命,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可。”
正是这样不懈的努力,凭借扎实的学术研究和丰厚的学术成果,郑敬斌获评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并且在几年前以副教授身份被遴选为学院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可以说,他在思政课讲台上的从容坚定得益于学术积淀带给他的自信。
从意外结缘到坚定热爱,从初登教台到精品课程,郑敬斌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逐渐蜕变成一位真正“有德之师”。未来,郑敬斌希望继续用课堂教人、用学术培人、用情怀育人、用信念化人,不断完善精进自己的思政课教育教学道路,为山大马院的未来发展、为中国未来的思政教育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为更多学子“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