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铿锵有力、荡气回肠,或如泣如诉、百转千回——丝竹管弦闪烁着音乐艺术的魅力;或隽秀明丽、自然舒展,或苍凉遒劲、力透纸背——一笔一画述说着刚柔并济的智慧;或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或严格要求、忧心批评——一言一行铸成了言传身教的品格。他就是被评为威海校区第八届“我最喜爱的导师”的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张平教授,同时也获评2017年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多年来一心向学,如今桃李满园,他以严格的教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品格向我们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师范”。
以爱为帆,航之弥久
“高票当选”的背后,隐藏了一位老教授淡泊名利的胸怀、言传身教的态度以及对学生深沉的爱。
作为艺术学院第一位教授、第一位硕士生导师,张平教学能力强,科研经历丰富,一直深受同事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谈及此次“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活动,张平表示本想把机会让给更年轻的老师,因此对活动的具体程序一直没有太多关注,一切都放手让学生去做。对于评选结果,张平淡然视之,他表示做任何事情只要尽力做到零瑕疵、问心无愧就好,至于结果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事。
深入到张平的办公日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位板着面孔、刻板教条的老教授,而是能与学生融洽相处、以诚相待的知心朋友。
他认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一个人的根基,也是人的第一个成长环境。学校教育作为其中同样重要的一部分,当然也不容忽视。
在教育工作中,张平以“爱的教育”为信条,不仅在专业学习上给予学生悉心指导,在生活上更是关爱呵护、无微不至。但关爱不是溺爱,它是殷切的期盼,是对学生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张平坦言自己要求学生在学术研究上做到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要有“问题意识”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本科生要“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生要“带着问题去研究”。在基本功方面,他要求学生每天6:40起床练习,希望同学们可以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张平也不忘提携帮助年轻的老师。因为自己青年时期有过探索教学的经历,现在的张平对于年轻教师的摸索与学习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无私的帮助。不管是日常教学、科研项目,亦或是学术文章,张平都热心地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他们提供方法思路上的指引。张平坦言:“年轻教师的进步也就是我的进步。”
作为一个老教授,张平也很尊敬自己的小学老师,他表示小学老师给他最大的启示是用爱去培养学生。我们看到他办公室里老师的照片,也了解到他会经常和老师联系询问近况。在这个时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正悄然改变,但也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坚持着初心,也坚守着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关爱学生、提携后辈、尊敬师长,多年来张平一直践行着自己口中的那句“前无负于祖先,后无愧于来者”。得一如此良师,何其幸也。
治学之道,一以贯之
从业至今,张平已出版《识谱与乐理》《大学音乐》《张平音乐文集》等9部著作,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个人CD专辑4张。曾作为竹笛、箫演奏家出访意大利、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张平用这些斐然的学术成就向我们证明遗传基因、秉性天赋固然重要,但杰出的艺术家绝不会仅仅依赖先天的条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治学态度和勤学苦练、不畏艰难的治学品格永远是通往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
张平自幼酷爱音乐,犹以笛箫为最。为了吹好笛子,他自12岁始每天早晨6点之前跑步到公园练习一个半小时,坚持到大学毕业,终于练就了严谨的台风、娴熟的技艺、一流的音乐感和超强的表现力,成为山西第一笛。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人民教师,为提高写字水平,张平痛下决心,每天坚持练习书法,11年后获太原市书法比赛一等奖,成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张平办公室中那幅方圆相济、遒劲隽永的《七律•长征》便是他自己的作品。书法渐精后,张平又学习了篆刻、装裱等相关技艺,虽未成大家,但作为玩家,也不可等闲视之。
参加工作后,张平改行教学乐理、音乐史等专业。通过刻苦钻研,从书籍中求甚解、由细微处究机理,他结合自身的演奏与教学实践,旁征博引、兼收并蓄,不断进行音乐艺术的深度研究,成为国内乐理研究和中国音乐史学界较有影响的学者。除此之外,张平还学习掌握了钢琴、打击乐、埙等乐器,极大地丰富了其演奏内容和教学质量。
采访中,张平反复强调“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性。他表示生活中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的事情很少,多的是那种不得不去做的工作。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抛弃消极情绪,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也就是树立目标,下定决心,然后一以贯之,勇往直前地去做好你必须去做的事情。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张平用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怕起点晚,就怕拼命干”的拼搏精神取得学术成就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鼓舞着学生不负勇往、砥砺前行。
笛声悠扬,音乐之光
《毛诗序》中说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情绪的艺术。在张平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对音乐不灭的热情与追求。
采访过程中,张平邀请我们欣赏了他已经录好的个人独奏笛曲《九儿》,并为我们现场展示了从欢快到忧伤到热烈再到抒情的多段笛子演奏。他认为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音乐不是物理声效的简单相加,而是人们通过创造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他坚信一首好的乐曲首先要做到声音干净饱满,其次有情感的投入与表达。欣赏演出时,观众首先会被表演者娴熟高超的技艺所吸引,继而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被音乐中的情感所触动,产生内心的共鸣与思考。就像他之前为送别毕业生们所作的一首笛曲,之所以能让学生们潸然泪下,也是因为其传递的情感和产生的共鸣。
张平对音乐艺术的信仰,更大一部分是坚信音乐对完美人格的塑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用音乐训练精神:“一个小孩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懂得如何鉴赏优美的东西,并受其鼓舞,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
张平指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塑造完美的人格,是打开灵魂的钥匙。爱因斯坦在小提琴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的钢琴水准甚高,而被人们冠以音乐家的名称;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的钱学森是钢琴好手和古典音乐爱好者;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也作为音乐学家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十四个第一。张平通过多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音乐作为一种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很丰富的艺术,对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激励学生在音乐的道路上做更深的学习与探索。
他给学生的温暖,像铺满大地的阳光,明亮但不刺眼;他对音乐的追求,像纯粹优美的乐章,圆润但不腻耳。他对工作的坚守,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对音乐的研究,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在教学方法上,他因材施教,以身作则;在音乐追求上,他刻苦奋进,坚守初心;在为人处事上,他善解人意,宽容大度;在心灵境界上,他辩证统一,收放自如。这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这是依然缓缓徐行的脚步,是仍会值得尊敬的背影。
近期山大视点网站“山大人物”访谈一览:
[师者]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师者]辛公明:探寻“有意思”的热力学
[师者]王哲伟:做对的事情,做感兴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