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维明,教授,博士,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工程力学系教师,长期坚持一线教学,三十五年来,他的课堂教学工作学时数和他所教过的学生数双双过万,主讲40门次课程学生评价记录均为优秀,其中37门次课程纵向排名第一。其主持的理论力学课程和材料力学课程先后获评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他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获评山东大学“十大爱岗敬业模范人物”,2013年获山东大学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同年还获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日前,他获评山东大学“师德标兵”,并作为代表发言。
“看看小冯和白菜冻在一起了吗?”
“看看储藏室,看看那个小冯和白菜冻在一起了吗?”这个当年下乡干部口中的“小冯”,就是如今的冯维明教授。当时,高中毕业的冯维明加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被分配到黄河边上的一个村子里,村里僻静清冷的储藏室成了他看书学习的首选“图书馆”,因此才有了上述的对话。
冯维明小时候最喜欢的书是《科学家幻想21世纪》,书中对于未来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高速化的畅想让他看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科学世界。高中时,普通的作业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他开始自学高等数学,那时候他觉得数学“非常神秘,非常遥远,觉得自己能算出来了,我就非常高兴。”
高中毕业后,下乡的冯维明一直没放弃自学。当时,知青点的窗户是塑料纸做的,不防寒,天冷的时候,冯维明穿着棉大衣,戴着露指头的手套,有空就在那里写啊算啊,即使第二天早上还要干农活,他也会学习到夜里十一二点。知青点上,储藏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
1977年秋天,冯维明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信中写道:“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到了,终于要进行真正的高考了。”当时全国物理和数学录取了部分优秀考生进入高等院校师资班,冯维明凭借优异的成绩被提前录入数学师资班。考试中最后一道数学题是求猪圈围栏的极值问题,冯维明借助高等数学知识做了出来,这令选拔的老师刮目相看。
今年是冯维明他们离开知青点四十年,大家组织了一场聚会,同学们感叹道:“你(冯维明)是知青点唯一一个上了大学的知青,我们对你在储藏室里学习特别有印象。”当初与数学偶然的结缘,经过多年的坚持,让冯维明的人生多了一种可能。
“忙并快乐着”
由于教学上深受学生欢迎,许多涉及力学基础学科教学的学院都希望冯维明来开课,因此他一年的教学工作量基本都保持在360学时以上,有时甚至超过400学时。但他坦言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忙并快乐着”。
在时间分配方面,他更重视本科生教学。他曾给本科生算了笔账,一年的费用除下来,一节课的成本超过20元。对一名大学老师来说,一个班40个学生,那么两节课学费就是1600元。如果两节课随便应付了,就等于把这笔学费浪费了,就这点而言,老师也应该把教学放在优先位置。
当然,冯维明也有自己的科研项目,也要对自己的课题负责。近年来,他致力于载人航天、登月计划的轨道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课题也将近八年。尽管很忙,他仍经常上网回复学生的邮件。正是这种“没架子”,拉进了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遇到不愉快的事,或者成绩不好感到沮丧,或者困惑考研的方向,或者取得好成绩,都愿意告诉他。对他而言,学生三两句感激的话就是一种很大的成就。很多时候,学生考试不及格会打电话向他哭诉,尽管很耽误时间,但他从不会中途挂断电话,手机快没电了就插上充电器继续听。
在冯维明的眼里,“师德体现在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是无数平凡不起眼的工作积累”,不是必须要做出很显要的东西,也不是只针对某个人,而是更多细枝末叶的工作。师德不是高高在上或低低在下,而是交流上的平等,“让学生觉得你说的我能接受,让我感到温馨,我能听进去”,那是对学生感情和心理的尊重。
“有些学生如果当时你不管他,会很可惜”
冯维明有一名研究生,曾经因心理疾病几乎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被学院建议退学。当退学申请书放到冯维明桌上时,他犹豫再三,因为他心里明白,“这一签可能毁了他的一生”。沉思半天,他把笔一摔,拒绝了在退学申请上签字,转为让这个学生休学一年。适逢假期,他带家人去旅游时,顺便把这个学生带在身边,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回到学校后,冯维明经常让他到家里来聊天。慢慢地,这个学生开始正常上课、参加考试并顺利地进行了学位答辩,后又考取博士,结婚成家。在这位学生的婚礼上,他妈妈拉着冯维明的手说:“冯老师,你救了他一命。”
在冯维明看来,“能考上山大的,都不是差生”,所以当看到因累计挂科太多在退学边缘的学生时,他都试图拉一把。曾经就有一名因网瘾而颓废的学生,两年留级,走到了退学的边缘,冯维明跟他多次促膝谈心,最终触动了他,用师德的力量把他拉了回来,本科顺利毕业。之后,这名学生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报考他最尊敬的人冯维明老师的研究生,当时旁人都认为这可笑又不可思议,同事劝冯维明婉拒,但冯维明却给了学生鼓励的承诺。一年后,这名学生以总分过400的高分考中研究生,又经过三年的苦读取得优异成绩,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五年前寒冬的一个夜晚,冯维明的一个学生找到他,羞涩不安地谈起自己生活很艰难,冯维明前后两次资助了他七千元。但这次冯维明被蒙蔽了,据说这名学生加入了传销组织,冯维明数次发送上千字邮件苦口婆心地劝他回头,但都无济于事。2012年2月12日,冯维明记得很清楚,学生给他发了最后一个邮件:“对不起,老师,感谢您还挂念着我,其实有时候我做梦都在回想读书的那段岁月,可惜后来发生了很多事,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很多事情回不去了。”从此这个学生音信杳然……谈起这次失败的挽救,冯维明坦言:“这个学生没留住,但是我尽力了,资助他我不后悔。我的师德已印记在他的身上,相信他以后会时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不过冯维明更在意的是,“或许有一天他幡然悔悟,师德的力量就会再现。”
对学生有着如此付出的冯维明,当被问及对学生的期望时,略微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开口:“学生上大学要珍惜自己的四年光阴,不要虚度,这是铸造自身价值、自身素质、锻炼能力、培养精神的地方。有些人在这四年有个大变,有的是小变,但希望他们变好,不要变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要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人生很长。”
“教学过程处处体现师德”
谈到现在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冯维明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有些教授不到一线教学,一门心思写文章,做科研,拿奖,拿经费,而把大学最本质的东西忽略了。”为此他曾两次在学校教代会上呼吁对教学的重视,主张加强对教学型人才的培养。如今,山东大学已成为首批开展教学型教授评定的试点学校。作为这个政策的主要参与者和教学职称的评委,冯维明认为:“在一线踏踏实实做教学并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老师,一样可以参评教授和副教授,这对大学本科教学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冯维明指着桌上工程力学的书说:“我写了很多教材,都是大量一线亲身教学的成果,这是其中一本。”2014年,他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整理为论文“大学课堂何以精彩”,在《教师教育研究》期刊上发表,随即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全文转载,这也说明他的教学经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而他的具体实践,也对如何做好教学这个问题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回答。
冯维明的课在学生中饱受欢迎,他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常常用板书上课,二是坚持批改作业。在他看来,现在不少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影响了学生理解和授课效果。在学生的课程作业方面,他坚持每星期一批,用红笔将错误的地方更正,最后写评语,将成绩记录在案。“教学过程处处体现师德。”在冯维明看来,师德其实是教学中一些细微的东西,可能很小,却可能占用很多时间,但这恰恰就是师德的体现。他认为,不能把师德限定在谈谈话、发发邮件这么狭小的方面,对于师德要广义地理解,像批改作业,你可以写简单地写个“阅”字,也可以认真逐字批改,这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
“师德重在传承”
在冯维明的印象中,他上学时候的大学老师上课非常认真,和学生的联系也很密切。那时候老师多学生少,老师似乎也没有那么多课题压力,更为关注教学,师生之间经常接触,无话不说。昔日亲密的师生关系在今日校园中或已成为追忆,但是,师德却在这潜移默化中代代传承。
冯维明是山东大学第一届教师培训中心的受聘老师,在培训青年教师时,他最关注的首先是师德问题,其次才是如何讲好课。他希望每个老师心里都要装着学生,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只要心里时刻装着学生,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该做什么,国家对学子们的期待需要每个老师去实现。
采访之际,恰逢青年教师张炯向冯维明请教教学上的问题,冯维明连连称赞这位青年教师教学非常优秀,又询问了他参加讲课比赛的情况。张炯告诉记者:“我们青年教师很缺乏上课经验,冯老师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向我们传授怎么上课,怎么吸引学生,不断听,然后去实践,我的收获很大。”在冯维明的指导下,力学系的青年老师在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
冯维明说:“我的学生有不少现在当老师的,他们在教学中也会想,当年老师教我的时候很用心,老师都坚持批作业,那么我也应该这样。”这种从老一辈那里继承而来的对待工作的严谨认真,对待学生如朋友般平等相处的亲切,这些无处不在的师德,在岁月的洗礼下依旧光彩不减,并将一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