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师者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研•数字教学 | 周小兰副教授:在数字化中领略跨学科的魅力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9日 08:34  点击次数:

编者按: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在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领下,研究生院全面推进“数字能力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以支持导师团队通过探索数字中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研究生数字能力教学开展深入思考和系统设计。为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研究生院和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研•数字教学】系列报道,选取有关单位在推进该工程建设中的深入思考、特色做法和典型案例等,予以发布,以资借鉴,为学校培养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奠定坚实基础。

周小兰副教授:在数字化中领略跨学科的魅力


上个学期,外国语学院周小兰副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开设了“人文学科视域下的数字能力培养与学术写作”课程,课程建设历时16周,旨在培养人文学科学生的数字能力素养,提升其对定量研究的了解,加强其对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掌握与应用。课程特点鲜明,内容丰富,经过系统教学后,学习群体在数字能力素养上获得显著提升,能够在各自学科选题下独立完成系列实操工作与理论解读。

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

在学生时期,跨学科的学术背景让周小兰副教授深知掌握多重学科视角的重要性,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在实际课程研究中会碰到的技术问题也有很深入的了解。由于人文学科较少使用实证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很多学生在科研与论文写作中便会碰到这方面的障碍,使得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只能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较少使用定量分析,这大大增加了研究的局限性。

针对这些学生需求,周小兰副教授与同事组成了一个小规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具有多元化的学科背景,涉及心理学、计算机、经济管理学、统计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能够基于各学科的硕博士研究生学习需求介绍相关的实证研究模式。课程授课采用15人左右的小班制教学,参与课程的学生群体具有专业背景多元化、学习目标清晰且学习动机强烈等特征。“其实我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讲,我们更多是以学生为中心,”周小兰副教授笑着说,“我们第一天就去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找相应老师。”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相比于传统授课方式,她的课堂平添了几分个性化与灵活度。

除了注重学生的需求,周小兰副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还尤为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在三小时的课堂中,周小兰副教授会专门抽出一个小时,让大家轮流参与主题讨论。“我会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根据相关实证论文,与全班一起讨论分享。”由于专业领域的差异,每位同学都拥有各自不同的学术视角,课堂讨论也便成为不同研究视角之间交流切磋的阵地,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享受着新知的乐趣。


数字化课程由于其跨学科背景与操作性强等特点,学习并付诸应用便成为不小的挑战。当被问及如何调动学生们学习难度较大的数字化课程的积极性时,周小兰副教授坦言:“其实我还真是没有专门去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所以学生带到课堂上来的项目介绍都只挑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自己正在做的。”以兴趣为导向是周小兰副教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好方式,并根据喜欢和需求来设定整个课堂。这就使得同学们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不断深耕。

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以及极强的可塑性与创新能力令周小兰副教授印象深刻。当回忆起一位历史学博士的课堂分享时,周小兰副教授用了“震撼”一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看到学生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调用清朝期间的档案文献,并通过数字化研究方法将几百年前的历史资料归纳整理,组织出不同文献间的线性关系,周小兰副教授更加意识到了这门课程的价值所在——对于学生与老师,都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学术历练。“这次分享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这不仅对于他是一次能力的提升,对于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视野拓展。”

跨学科遇上数字化,化“短板”为“长板”

周小兰副教授认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教学团队、内容设定、学生群体均有跨学科的背景。很多人一开始认为,由于不熟悉的专业领域、不同的方式技术,跨学科可能无法取得深入的研究成果,而周小兰副教授则认为,跨学科能够补齐“短板”,化为“长板”。跨学科人才能够掌握多学科的视角与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广阔的学科视野擦出学术的“火花”。“比如说我们的学生在课上讨论的时候,经济学科的学生用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经济犯罪,他们的观点新颖而独特,给我们呈现了很多精彩的研究结果。”

“数字化”作为课程的一大亮点,更为课程的跨学科建设提供了良机。由于人文学科学生较少接触电脑软件与技术性操作,整理文献与数据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周小兰副教授的教学团队通过调研人文类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需要,组织教授Citavi软件、SPSS软件及Psychopy等软件的操作与应用,目标在于使学习群体掌握实证研究完整程序的实操技能及理论意义。这些软件的功能涵盖心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问卷编制与调查、数据转化与处理、模型检验、结果汇报、文献整理与编辑等。课程中“数字化”的教学与应用既是提升学生数字能力的探索,也是对当下“新文科”建设主题的拓展与创新。

鲜明的数字化特点、独特的跨学科视角,让这门课程不同于平日常见的人文课堂,而是拥有了更多的操作性与技术性。教学团队将数字能力聚焦于人文学科,将实操课与写作课并拢,也打通了人文领域与信息科技之间的壁垒,在探索文科研究的前沿方向中,周小兰副教授及其教学团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克服疫情重重障碍 课程取得显著成效


即使为课程做了充分的准备,课程开始不久,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打乱了周小兰副教授的教学计划,线上教学也为需要上机操作的实操课带来了重重障碍,课程互动性因而打了折扣。“线上授课对于上机操作是不友好的。课程需要学生边听课,边操作,这就对学生的操作速度带来了极大挑战,所以很多同学都会被迫准备两个电脑,分别用来听课和实操。”基于该问题,周小兰副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全程录制课程教学,组建线上学习群,公开个人联系方式,方便学生随时联系课题组,协助学生攻克研究与学习障碍,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让人欣慰的是,线上授课的方式并没有消减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均在软件学习中掌握了更为便捷的研究方法,领略到数字化的魅力。“以前博士学生手动做一些文件可能需要一个星期,但是通过掌握软件,学生可以将完成时间压缩到几秒钟。”数字化课程给学生的学术性工作减轻了很多负担,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工作量,在准确率方面也有很大提升。

上过这门课程的学生——2021级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董艳灵对课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门课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认识了实证研究,学习了做实证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数据分析软件SPSS,还提升了阅读文献的效率,掌握了阅读文献的方法。课程真的是干货满满,上课的时间都不敢走神,走神一会儿可能回来就听不懂了,所以需要一直集中注意力。”其他参与课程的学生也表示:“通过上周老师的课,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实证中数据分析的知识,其中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了解到很多相关概念和基本操作流程,这些可以让我们以量化的方式得出研究结论,有数据为支撑,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角。”

经过系统教学后,参与课堂的同学在数字能力素养上获得显著提升,能够在各自学科选题下独立完成系列实操工作与理论解读。谈及课程将来的发展方向,周小兰副教授说,课题组现在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直接借鉴,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她们将会把教材建设纳入重点工作中。


【供稿单位:宣传部 研究生院、研工部    作者:程仲钰 解欣怡    摄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