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师者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王文方教授:我所历的年头,我任教的山大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0日 08:00  点击次数:

王文方,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一级特聘教授,《逻辑学研究》(Studies in Logic)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地区阳明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阳明交通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专长领域为逻辑哲学、数理逻辑、形上学、语言哲学等。著作有《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2005)、《形上学》(2008)、《语言哲学》(2011)、《逻辑》(2011,与熊明辉合著)等书,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在爱荷华州待过以后,我感到自己没什么地方的气候不能适应了。”问到对山东是否住得习惯,哲社学院特聘教授王文方幽默地回答道。在台湾地区的乡下受老师影响而立志成为哲学家的少年,曾游历四海——就读军校、留学美国,也曾于中学任职。而后,终于在漫漫追寻中以专职哲学家为业——是职业也是事业。

在哲学系学生眼中,王文方教授以教书风格幽默、课程内容新颖有趣而闻名。他对以英美为发源地、影响力遍及全球的分析哲学怀揣着无比热忱;而聊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们,他快乐而坦诚。以深色为主的办公室,内部简洁明亮。拿起桌上一杯热水,置身于山大知新楼内,王文方教授一边回望自己的经历,一边饱含深情地说起对山大的印象。

在山大,以广阔视野,做鲜活学术

“来到山大,第一印象是人太多了。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哲学系的体量都非常大。”王文方教授回忆,“像台湾地区和美国,哲学系的人数是很少的,大概十几个人吧。以前在台湾教书时,我们常常羡慕大陆这边的哲学系。”

随即,他又补充,在大陆,哲学分为八个子学科。这不同于美国或欧洲的设置。“好处是师生接触广,对学生尤其是好事,学习资源丰富。可隔行如隔山,哲学系的讨论深入,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就相对艰难。即使是老师,也需要学习许多不同的术语和想法。对我而言蛮震撼的是,在这里有许多机会需要同其他学科交流,这时就要学会从他们的立场来思考。”

王文方教授一直以来心系逻辑学的学术传承。他表示,近些年国际上的逻辑学教育往往还是以普及性的内容为主。事实上,从事逻辑学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在美国,一所学校哲学系如果看到一个专门从事逻辑学研究的学者就不错了,如果看见两个,那你就要偷着乐了。由于人数关系,就不可能像山大这样建立一个专门的逻辑研究所。”而在大陆这边,由于规模大,导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建立更为有效的传承。

山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强,王文方教授常常下课三十分钟了,也出不了教室,还在与同学们讨论问题。说起这些“幸福的苦恼”,王文方教授乐不可支。“老师的责任之一就在学术承传,何乐而不教呢?”

王文方教授认为,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读书、思考和讨论都是不可或缺的。“山大给老师的杂事(比如招生宣传、行政工作)不多,老师们因此都能够专心做研究,是从事研究的好地方。”经过一年多和山大的“相处”,他认为在这些方面,山大给老师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到山大任教以来,王文方教授见证或参与了论文比赛、线上线下会议等各类学术活动,他认为山大对学生的鼓励和督促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同时也指出,学校是否应该考虑给学生留出计划和思考的时间,从学程规划、学分修习等方面做出考量。他也希望学生们学会将琐碎时间转化为“思考的时间”。

系内系外,聚焦更宽广的学术交流

随着跨学科的综合性领域越来越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王文方教授看来,各学科应该自行积极寻找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机会。他和哲社学院其他老师就积极地寻找各类交流资源,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目前山大有许多外籍老师,这些老师也是搭建交流平台的桥梁。整体而言,无论学校还是院系层面,皆素来支持老师们的计划,并为之投入充足的资金支持。”

说到山大内的学科交流,王文方教授如数家珍:“哲社学院内部学科的交流就不少。2019年彭馨妍老师和梁飞老师就在年轻教师和学生间举办了‘关于爱’论坛,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系的许多老师都去参加了,是一次很热闹的跨学科交流。”除此之外,逻辑所近年来一直在和因果科学界、AI科学界、经济学界交流互动。而哲学系内部的交流就更加多样了。“我们有由吴童立等十几位老师轮值主办的不定期的分析哲学论坛,对于有心交流的同学来说,要和不同学派学者交流其实比在台湾地区的学生容易得多。我来山大的头一年就和易学中心的李尚信老师、外国哲学方向的傅永军老师、宗教哲学方向的李海涛老师等各子学科老师有不少交流,受益良多。作为一个很宅的人,这样一细数,我都要被自己吓一跳。”

要想寻求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国际视野必不可少。作为实际参与者,王文方教授认为过去山大在两岸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都体现出了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近两年,即使受到疫情影响,许多项目在实行中变数重重,但山大仍然举办了很多国际会议。目前,逻辑所正在筹划2023年年底的重大国际会议——国内的分析哲学会议以及国际逻辑、理性与互动(LORI)跨学科会议。王文方教授对这两场会议寄予厚望,希望逻辑这一灵活融贯于各学科的元素能够促进各领域的连结和发展。

学术之外,浅谈校园活动之兴味

听到山大学生茶文化协会主办的“三行茶诗”创作比赛,王文方教授显得兴味盎然,还一再追问三行茶的写作格式。他对生活、对校园的探求热情从不自觉上扬的嘴角悄悄显现。“我知道山大哲学系的本科生还举办了儿童哲学讲座,在许多中小学给学生讲授浅显的哲学问题与看法。这些本科生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省级和国家级都取得了立项。这令我非常吃惊。在台湾地区也曾有人组织过这类活动,可大多数都草草收尾。因而我对大陆的这个计划很感兴趣,希望也能加入进去,为逻辑学这一项目贡献力量。”

王文方教授随即谈起了自己接下来参与活动的计划。山大一百多个社团中,以支教作为活动内容的就有许多,而且每年都会有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支教活动。他和家人一直都想去偏远山村支教,一方面他想要为国家的乡村教育出一份力,另一方面,出于教育子女的考量,他也希望女儿能够在这类支教活动中见识不同的生活环境,获得别样的收获和成长。“我虽然年纪大了些,可自认为身体状况不错。我想知道山大的支教能允许老师参加吗?可以带家属同行吗?如果可以,我一定会参与的。”王文方教授的言语中透着认真。

展望,与明日山大同行

王文方曾有过军队学校求学的经历,他说,那段经历是极其艰难的,由于校方不设哲学专业,所以他只能在“漫长而枯燥”的军旅生活中凭借一己之力搭建出小小的“精神空间”。他随身带了两箱哲学书,一有时间便遨游书海,寻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他的哲学之路是几经波折却又充实快乐的,他认为,不论是在山大的生活还是其他的多样环境,这些自己牢记于心的座右铭都能够为同学们提供一点参考:一是生时不必多睡,死后可以长眠。二是随时都要有长短期的AB计划——长则5年,短则1天至一年,B计划是A计划的替代方案。三是胜利总是属于坚持的人。

采访最后,王文方教授秉持着对哲学的一贯热爱,说出了对山大未来的展望。“学校的影响力以及声誉需要凭借不断教育出好人才来支撑。”所以首先,他希望山大能够培养出越来越高素质的人才。同样重要的是,各学科应该积极寻找自己的定位,助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山大学派”。最后,他期待着山大能继续发挥“国学重镇”的优势,做出更多中西贯通的学术成果。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陈怡晓 王亦婷    摄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