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10月,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国际教育学院作为山大唯一的文科参赛学院,其组建的参赛团队“墨柳队”在大赛中凭借动画微课《春夜洛城闻笛》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团队由学院牛钰晴、王艺荣、朱海源三名本科生组成,在学院方雪老师的指导下,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历时六个月的打磨与修改,团队成员克服专业限制等困难,力求在微课视频中以点带面,身体力行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墨柳队”,聆听他们的参赛故事……
2022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的国家A类竞赛,共设有十五个分赛项,墨柳队参加“微课与教学辅助”赛道,制作《春夜洛城闻笛》的讲解微课,选取经典意象“折杨柳”表现李白诗歌中少见的柔情相思,通过巧妙的逻辑设计,引导学生思考与体悟。
从左至右:王艺荣、牛钰晴、方雪、朱海源
说起“墨柳”这一队名,队长牛钰晴兴奋地说:“这名称是作品与专业的结晶。团队作品《春夜洛城闻笛》中最重要的意象便是折柳,‘柳’在古典文学中蕴含很多意味,队名里有‘柳’字寓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我们想表达一个人有文化时,常常说这个人‘肚子里很有墨水’。作为汉字的书写者、汉语的学习者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队名里有“墨”字,代表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蕴。这样,‘墨柳队’的名字就定下来了。”
牛钰晴:从“0”到“1”的技术学习与突破
对于比赛作品的后期技术工作,三位成员此前都没有接触过,作为队长的牛钰晴承担了这一最为困难的部分。谈到为什么敢于从0做起,她说:“我不太喜欢做千篇一律的事情,正好对剪辑很感兴趣,就觉得我可以试一试新鲜的、更有挑战性的内容。”于是,从备赛之日起,牛钰晴便一边上网自学,一边实践操作。自学剪辑并不轻松,在兼顾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牛钰晴一般利用晚上与周末的时间进行后期技术的练习。视频录制完成后,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反复调试,不断修改,从音频与背景的配合到转场的流畅性,再到具体细节的动与静,看似简单的操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却是克服了许多技术上的困难。通过努力,牛钰晴用精细又有设计感的动画效果,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微课的呈现效果:每一幕场景的变化,都有滑过屏幕的文字作为提示;展示最为重要的“折柳枝”意象时,也借助特效呈现出柳枝随老师的手势而舞动的效果;作为背景衬托的灯笼,随着老师的讲解而转动;讲解的重点,也都有文字动画配合出现进行强调……
谈到那段当“剪辑师”的日子,牛钰晴调侃道:“尽管最终参赛作品中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的技术也没有练得多么熟练,但总算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不管结果如何,大家都觉得没有遗憾了。”谈到备赛过程中的压力,牛钰晴坦言,虽然喜欢挑战,但是在并不充裕的时间面前,也有过一段几近崩溃的时光。尤其到了国赛阶段,大家的心理状态与时间安排都受到影响,当时团队几乎要放弃,好在大家相互鼓励,每人挤出一点点时间,每人负责一点点工作,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合作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牛钰晴如是说。
朱海源:用语言展现清晰的课程逻辑
受到牛钰晴同学的比赛组队邀请,朱海源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参加。她说:“计算机设计大赛是一个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前沿大赛,也是我们国际中文教育后面发展的方向,我一直希望能够把我们的教学与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软件技术结合起来。”
朱海源结合儿时的经历,想到当初自己学习诗词时,也是懵懵懂懂,往往只能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地背诵。而学习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后,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更为系统,思考的角度、解释的方法都更加科学,整合讲解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于是,她便想把自己的所学和能力运用到教学当中,产出一个生动的、学生们能听懂的、有传播意义的数字资源。
怀着这样一个目的,团队对整个微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头脑风暴,共同完成了连贯的、有逻辑性的设计。首先,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意境,感知情思。考虑到中小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古汉语尚未有深入的了解,传统的文字讲解并不能促进情境的代入,因此微课以《春夜洛城闻笛》中一个情境的视频动画作为导入,从而让学生能通过直接的画面、音乐等整体把握意境。而后,深入诗歌的微观,疏通文意。此时安排讲解老师出镜,借助屏幕中的交互式动画,具体讲解诗中的字句、意象和表达技巧,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文学知识。之后回到宏观,升华主旨,品味赏析,引导学生与诗歌、诗人进行共情。最后问答复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做进一步的思考和体悟。
在比赛答辩中,朱海源作为主要答辩人,经过对PPT与答辩稿的反复打磨,她对团队微课的设计理念以及流程逻辑做了充分的解读,为评委详细解释了学生的特点、微课层层递进的设计、学生能够得到的收获等等。
王艺荣:微课作品主讲人
团队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关仍旧是技术操作上的。国际教育学院大力支持同学们参赛,为大家提供了可以录制微课的智慧教室,但是对于初次接触录制设备的本科同学来说,想要熟练操作困难重重。拍摄中说错一个字,讲错一句话都会影响课程整体的呈现效果,因此必须追求完美,做到万无一失。团队反复调试设备,多次录制讲解内容,为确保课程的质量,不到十分钟的微课,大家多遍录制备用,成员们整整一天都泡在智慧教室里,最终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作为主讲人,王艺荣曾经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把写好的讲稿完整流畅地念出来就行了,但是真正到了拍摄阶段,才发现有太多需要注意的细节。眼神的聚焦点不标准、手势的高度不符合背景、语速过快或者过慢、表情不够亲和力等问题的出现,都需要一次次推翻重新录制。她一边反复拍摄,一边设计细节,将所有的动作、眼神、语气、停顿甚至表情都标记在讲稿的相应位置上,A4大小的纸张,空白处都被批注填满。
虽然出镜的是王艺荣一个人,但她更加感谢在课程设计、拍摄剪辑中默默无闻的队友们,让她的讲述得以更好的呈现。比如在讲到“柳”代表“留”的意义时,两处细节的调整与设计就是团队整体思考的结晶:一是肢体的活动,常规的相对静止状变为重点强调手势,并在讲解过程中将手势从左侧的“柳”,向右下移动到“留”。二是眼神的细微交流,直视镜头的眼神变为交流眼神,以启发学生思考。录制时,团队其他成员在摄像机背后做着相应的动作,引导王艺荣面向镜头展现讲解细节。王艺荣说:“团队能够最终走向国家级的领奖台,心中自然是喜悦的,但更多的是自信心的增长。得益于这次计算机设计大赛,我对跨学科结合也有了更大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指导老师方雪:共同经历,共同成长
大赛公布获奖名单后,团队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联系了指导老师方雪。方雪是国际教育学院汉语戏剧教学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她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进行微课拍摄、制作等各方面的尝试。每位队员在采访中都提到了方雪老师教授的这门课对他们参赛的重大影响。
谈起备赛过程,方雪颇有感慨:“三月份,钰晴为了参赛找到我时,我感觉专业跨度太大了,很有难度。事实也证明了,全校38个参赛队伍大多来自理工或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是唯一的文科学院。同学们积极进取的勇气感染了我,经过课上的动员,我们共组建了两支参赛队伍,力图在发挥本专业优势、进行汉语教学实践的同时,努力寻求课程设计上的创新和技术手段上的突破。”
在项目筹备阶段,方雪对团队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帮助团队把握好课程设计的大方向。团队第一版教案的设计重点不够突出,叙述也平平无奇,她便提出以有叙事性的框架带动讲解、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借助动画场景复现等设计思路,使教案更有吸引力和创新性。在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完成拍摄后,她又针对视频的细节进行了一番“吹毛求疵”,例如指出色彩搭配的问题、字幕颜色和背景融合的问题等,将成稿打磨得更加细致、更加出彩。
方雪表示,很感念与同学们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这段时光。在历时半年的赛程里,从对参赛课程讲稿一遍遍地修改打磨,到课件的素材搜集与创意制作,再到微课讲课视频的录制和剪辑,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尝试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对国际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将专业所学创造性地运用到了教学实践当中,大家表现出了高度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