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个女孩经常看到爸爸妈妈无偿献血,他们告诉她这叫奉献爱心,于是一颗有关“爱”的种子逐渐在她的心里扎了根。18岁那年,在达到无偿献血最低年龄要求后,她将献血400cc作为自己的成人礼,并填写了中华骨髓库登记表——这一个特殊的举动,竟成为三年后和一位陌生的白血病患者缘分的开端。
她便是王琨尧,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2016级本硕连读学生。在得知自己与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小女孩配型成功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捐献。今年5月,她成为了全国第9638例、山东大学第12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续航生命 无惧艰险
2020年5月14日,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居家上网课的普通日子,然而对于王琨尧来说,这是她无法忘记的一天。在这一天,历经近5个小时的采集,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小女孩带去希望。
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极低,仅为十万分之一,所以在4月初得知自己同一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时,王琨尧非常激动。当时因新冠肺炎疫情,各地都实行居家隔离政策,王琨尧在初步配型成功后需要前往医院进行高分辨配型,往返医院难免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面对患者的期待,她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决心,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积极配合医院进行高分辨配型工作,完成了疫情期间的多次“逆行”。虽然期间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每一次她都暗下决心——不管经历什么困难,自己都要坚持下来,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终于,她收到了高配型成功的消息,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高分辨配型成功只是个开始。在保定做完全身体检后,王琨尧又赶往石家庄,在五天内注射九针动员剂。打完动员针后,低烧、腰痛、头痛等常见不良反应接踵而至。“疼痛肯定是会有一点的,但想着那个病了那么久的小女孩,我这点痛苦也不算什么。”怀着这样朴素的想法,5月14日,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她与陌生小女孩之间的一条“血缘”就此相连,传递了生的希望。
在这样一条血缘上,王琨尧和被捐献者的家庭互相挂念着。捐献骨髓有双盲规定,即捐献者与被捐献者之间不能接触。通过红十字会渠道,小女孩的父亲给王琨尧寄来了一封信。信首以“亲爱的恩人”开头,朴实的话语中流露着孩子父亲对王琨尧的无尽感激。“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觉得命运怎么对我的孩子这么不公平,是您的出现让我对人生、对生活又有了希望。”那位父亲在信中写到。
“余生您就是我们的家人,余生每天为您祝福。”借用原始的书信手段,一种双向的爱彼此传递。王琨尧认真且珍惜地保存着这封信。“我不认识你,但我爱你”,她在心中默默地为小女孩和她的家庭送上祝福。回望过去,王琨尧内心的选择依旧坚定。
用爱发电 逐梦杏林
王琨尧与医学结缘于童年。她小时候常常感冒发烧,是医院的“常客”,在身体难受时,白衣天使们的精湛医术和细心照料让王琨尧真切地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也让她逐渐希望自己能够加入这一行列救死扶伤。于是,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王琨尧毫不犹豫地选择医学专业,成为山东大学临床医学“5+3”专业的一名学生。
“用爱发电”,这是王琨尧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知,“这不是一个单单为谋求生计去做的职业,而是一个需要有着高度责任感去承担的工作。”
进入山东大学学习后,王琨尧愈发感受到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对于王琨尧而言,山东大学带领她走进了医学的大门,为她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专业的解剖室、实验室,对口的教学医院,学校细致的教学安排……”在王琨尧看来,学校为她提供了一个培育梦想的绝佳平台。由于老师们很多都是临床医师,讲到真实的临床案例时,王琨尧常常会有所触动。当病人病情凶险或因误诊延误治疗时,她的内心无比着急;当病人们在学校附属医院被治愈时,她又感到无比欢喜。“我们在山大努力学习,为的就是给更多病人带去更多希望。”入学以来,王琨尧深深体会到了医生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山大医学生,肩负着更重的责任。
疫情期间,大多数人对于医生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更高的敬佩,他们是勇往直前的逆行者,是保家卫国的守护者。“如果我是今年工作的医护人员,面对新冠疫情的肆虐,肯定也要主动请缨前去支援一线。”当谈及今年的新冠疫情时,王琨尧如是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通过这次全国抗疫,王琨尧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医学专业的神圣感与使命感,对于未来,也有了更加明朗的期盼。
采集期间,王琨尧在宾馆上网课
捐献期间,除了必要的环节以外,王琨尧没有停止自己的网课学习。医学专业课业繁重,王琨尧不敢懈怠,在捐献期间几乎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去医院采集,回来后接着进行网课学习;或是完成一天的网课学习后,晚上去医院检查。”忙得连轴转的生活节奏没有让王琨尧感到疲惫,反而让她无比充实。
如今,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王琨尧,已经回归到了自己的正常学习节奏。“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安稳顺利度过考试周啦!”王琨尧以一种轻松的语气谈到最近的安排。这位刚刚走出医院的女孩,面对接下来的学习,也以一如既往的认真来面对。
爱是一种传递
在王琨尧眼里,爱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情感传递。无论是谈到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影响还是捐献期间来自各方的温暖,都让她坚定这一认知。
王琨尧的父母是中共党员,有着定期无偿献血的习惯,正是这样的善举对王琨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从父母那得到了爱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份爱心。无论是无偿献血,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她都毫不犹豫。在家人的鼓励下,王琨尧在捐献骨髓期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
捐献期间,父母作为王琨尧的后盾,一直温柔地给予她支持。从采集血样到全身体检、打动员针,再到最终采集,每一个环节妈妈一直陪伴在王琨尧左右。这一对母女从保定走到石家庄,从清晨到夜晚,从疼痛到坚持,克服一项项困难。在最后采集的当天,爸爸也早早奔赴石家庄,一家人在医院相会时,王琨尧的内心无比坚定,也倍感温暖。
王琨尧的师长和同学们也对她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倍加关心。由于新冠疫情的外出报备规定,辅导员及班内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辅导员每天都会打电话来问候,让王琨尧感受到家人一般的关怀。同学们也在线上也发来鼓励的话语,让当时身体不适的王琨尧感受到身边的暖意。
捐献前,同专业的学长刘晨联系到王琨尧。刘晨是全国第9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样也是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红十字会的老师,刘晨联系到王琨尧,作为过来人向王琨尧详细介绍了捐献的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刘晨的鼓励和叮嘱让王琨尧了解到更多关于捐献的相关事宜,这种山大人之间爱心的传递令她感动,也成为她坚持下来的巨大力量源泉。
不论是父母、亲友,还是师长、同学,王琨尧身边的人向她传递的鼓励和支持,成为王琨尧毫不犹豫地选择传递爱心的坚实后盾。“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从病魔手中挣脱的孩子,也多了一个和我素未谋面却血脉相连的小妹妹。”捐赠后,王琨尧在山大日记中如此感叹。这个喜欢“用爱发电”的女孩感受着爱,也传递着爱。“我相信苦尽甘来,你承受了病痛,往后一定会平安喜乐。”给小女孩的回信中,是王琨尧炽热的爱与期盼。
相关链接:
本科生王琨尧捐献造血干细胞诠释新时代山大精神
山大日记: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王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