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毕业生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杨国帅:逐梦修身于己,支教达济于人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31日 17:30  点击次数:

有梦想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青春的符号。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这样一位研究生毕业生,他为追求心中的梦而不断前进,将付出和奉献视作自身的修行,将关心、服务他人看作人生的意义所在。他是杨国帅,一位通过不懈努力让理想映照进现实的青年。

杨国帅,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2015年担任山东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山西队队长,前往山西灵丘上寨中学支教一年;2016年9月,在山西灵丘上寨中学创立“晨光助学金”,并与一名家庭经济特困学生达成长期资助协议;担任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团工委兼职副书记、政管学院2014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政管学院2014级本科生兼职辅导员。先后获得山东大学2016年度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山东大学2017年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山东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道德风尚奖学金,入选2018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计划。

但行好事,达济于人

2015年,杨国帅一行人动身前往山西灵丘上寨中学支教,开启了他长达一年的支教生涯。“‘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我们出发去大山时的口号,归来时却成了感悟。”深入贫困地区支教,生活条件的艰苦、语言风俗的差异,这些都是摆在支教队队员面前的难题。但当提起当时最大的困难时,杨国帅的回答却有些出乎意料:“那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让当地的学生爱上学习,因为他们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学习产生了挫败感和抵触感。”在他看来,支教是一种爱心,更是一种责任:“我更希望我教的孩子们能从成功中获得乐趣,爱上学习。我们去当地支教,不仅仅是去完成某一个任务,而是把教学当成一项事业来做。”本着为学生负责,为支教事业负责的心态,杨国帅并没有被眼前落后的生活条件所羁绊。在这一年里,杨国帅带领队友们一起思考、探讨,创新教学方式,进行问题分类,实行重点突破。一载光阴,转瞬即逝,团队成员的相互鼓励和长期坚持让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我带的三个班历史成绩从全县倒数提升到全县第二。”说这话时,杨国帅这个山东大男生眼中是遮不住的自豪,又略带一丝少见的腼腆。

在杨国帅看来,支教这件事与其说是单方面的奉献爱心之举,毋宁说是达人达己之事。在给贫困地区的学生送去温暖的同时,支教队员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这一年的收获与成长比我前二十年的收获都多。当你真切地了解到基层的现实,浮躁的心情便能在内心的触动下渐渐沉淀下来,继而发现最真实的自己。于我而言,这便是最大的成长。”

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投入志愿支教事业中。当被问及对其他支教大学生有什么寄语时,杨国帅沉思片刻,说道:“我希望同学们走上支教这条路的时候,能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同时,作为有经验的前辈,杨国帅认为志愿者首先需要有对支教事业真挚的热爱之情和责任担当意识,其次是要具备认真细致、踏实吃苦的精神品格,最后是要提前对当地风俗文化、教育现状等有所了解。只有“心”和“行”都在路上,方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更好地完成支教工作。

杨国帅(前排左五)与支教地的孩子们

2016年9月,刚刚开始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杨国帅做出了一个决定——从自己勤工俭学的工资中节省出一笔资金,在山西灵丘上寨中学创立“晨光助学金”,并与一名家庭经济特困学生达成长期资助协议。他有一个简单朴素的愿望:“我希望尽个人所能,正如助学金的名字‘晨光’一般,能让人看到希望。”

“晨光助学金”的设立初衷来源于他对当地了解的深入。他回忆:“当时支教进入下半学期,我经常去附近的村子里家访。实地走访对我内心的触动非常大,那时候我便渴望能再为当地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谈到他同时资助的家庭经济特困学生,杨国帅眼底眼底充满了欣慰:“这个学生很好学。她说明年高考准备报考免费师范生,我特别希望她能成功,然后回到灵丘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

这位看似粗线条的北方大男生用自己的方式尽最大努力地用善良与关爱浸润着上寨中学的学生,想要给这群孩子带去希望,哪怕这希望之光并不到耀眼的程度,在他看来也是值得坚持的事:“这个助学金,我会一直坚持设立下去。我没有祈求这件事能做多大,只希望简简单单地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帮一个孩子走出大山,我都非常开心。”其实,每一件需要用毅力与恒心去坚持的事都不平凡,杨国帅所做的这些努力在外人看来已是来之不易。这是杨国帅身上最令人感到敬佩与温暖之处,这也正是这个阳光大男孩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动。

以梦为马,修身于己

2011年,杨国帅考入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谈起专业选择杨国帅的笑容里带着坚定:“行政管理专业是我的第一专业选择。因为一直对报考公务员、选调生有自己的一个计划,所以想在山大通过学习行政管理专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他的言语中满含着对于自己人生规划的自信和不悔,这份自信也是他在山大八年经历的积累与沉淀,这份不悔是他时刻都以做好自己为准则的践行与坚持。

“为梦想活着的人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更接近自己的目标,杨国帅从大学入学伊始便开始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他的简历上写满了各种学生工作经历。同学们看到他一人身兼数职的光环与荣耀,但背后是他牺牲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学生工作的辛勤与坚持。

努力自有收获,厚积才能薄发。2018年,杨国帅与其他四位学子一同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计划,他被分至中国科学院的机关党委实习,主要负责档案整理归档、公文撰写流转、主题党日筹备等工作。“因为时间不长,所以对我们实习生而言,主要就是学习。那一个月的收获特别大。”这段快速成长的经历对于杨国帅来说应当是特别的,回忆起实习的点滴,杨国帅告诉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实习期间写的第一篇公文。当时有一篇公文需要紧急上交,在处长的指导下,我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公文从写作到修改再到细节规范的所有步骤。顺利上交后,我的内心非常激动,也特别有成就感。”

在北京的实习生涯虽短暂,但却如他所说:时间虽短,却收获颇多。挤过北京早高峰时期的地铁,见过北京奔忙奋斗的年轻人之后,杨国帅曾在日记中有感而发:“这些在北京打拼的同龄人,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梦想。但只要他们没有被现实打败,他们就是走在成功的路上。我想起网上那句话,‘为梦想活着的人是幸福的’。”

何谓梦想,如何追梦,早在2014年年初,正值大三下学期的杨国帅就已经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安安静静地做好自己就够了。”“做好自己”,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足以让人倍感压力。因为如何做好自己,怎样才算是做好自己,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杨国帅看来,这一方面意味着应当“做有价值的人,做有意义的事”,另一方面,对于自己认定有价值的事应当多去勇敢地经历。“也许现在看来,你只是抓着一把草,坚持下去当某天你再抬头看的时候,你抓的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山东人,齐鲁文化的浸润和儒家文化的熏陶使得杨国帅从小便树立了兼济天下的远大理想。他在对政管学院2018级新生的寄语中说:“愿大家内修于身,做更好的自己;外达于人,服务更多的同学。”这种内修于身、外达于人的思想可以说正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延续。

如何平衡学习、工作与生活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对的与高数、线代同等级别的“杀手型难题”。杨国帅分享了一些小秘诀:首先明确最重要的任务,学生时期应当还是以学业为主;其次是对多重任务进行排序,制定时间推进表;最后是学会与团队成员合作。读研期间,他连续两年获得山东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并在课堂学习之余,积极参与了三项省市级课题。在学生工作、学习之外,杨国帅还是个体育运动爱好者:“我在匡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青岛校区的羽毛球校队,一直也跟着我们学院篮球队参加训练比赛。”体育运动让他锻炼了健康的体魄,也平衡了学习和学生工作的压力。

细嗅蔷薇,翱翔天际

“山大教会了我们‘人生第一课’,即立德树人,做一个气有浩然的山大人;知政为公,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山大人;厚德笃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山大人。我坚信,同学们必将怀着一颗家国情怀的公心,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未来。”这是杨国帅作为优秀毕业研究生代表在青岛校区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满怀情感,铿锵有力。

在发言的最后,杨国帅的声音有些哽咽,他对母校的眷恋与不舍在一瞬间涌上心头。正如那句小诗所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纵使是心中有梦、坚定奋斗的七尺男儿,也有着对于母校最深厚、最细腻的情感。之后,杨国帅在山大日记中写到:“发言到最后,我在台上甚至有些哽咽,因为看见我的导师、辅导员、身边的同学坐在那里,就像八年前一样年轻,一样地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

八年的时光,可以让孩童由稚嫩变得成长,可以让树苗变得茁壮。大学的八年正是一个人最青春年少,最意气风发的时光。所有的抱负与理想都是从这里起航,所有的懵懂与无知都是在这里褪去。“回想在山大的八年求学生活,在这里遇到了太多的人和事,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停留在记忆深处,都是难忘的美好回忆。这都是我未来走向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回忆山大时光,杨国帅感慨万千。

杨国帅(右一)获颁山东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道德风尚奖学金

时至今日,杨国帅还记得在山大的许多经历,并告诉我们他的两个“最难忘”——“一是大一到兴隆山校区开学报到,二是研三在青岛校区刚刚经历的毕业典礼。开学报到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仿佛昨日刚刚发生一般,怀着憧憬来到山大;自己有幸作为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向山大汇报自己的成长,信心满满走出校园。”这是他在山大就学的起点与终点,但是绝不是与山大缘分的终点。

“我即将背上行囊的这一刻,内心对山大,对这里的人和事都充满了感激。离开山大,是一段旅程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段旅程的开端。”过去已逝,未来已来,只有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拥抱更好的未来里更好的自己。

对于自己的未来,杨国帅有着自己的坚定和执着。正如鲁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那样,“遇见深林,可以辟为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对于无数未来会面对毕业的山大学子,杨国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坚定内心的理想,一直走下去。”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李琴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何元航 谢婷婷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