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江聪,数学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曾担任数学学院国防生骨干、连长以及2014级新生军训一营副营长,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现保送至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热血男儿,铮铮铁骨
1999年,世纪大阅兵。六岁的郝江聪指着电视机,站在一群孩子中间说:“以后我也要这样!”
幼时心血来潮的一句话,多年后因高考的顺利而得以继续。成为山东大学的一名国防生,于郝江聪而言,似乎遥不可及的梦已变得触手可得。但透过梦想光环而触到的真实,那些粗糙的痛感和艰涩的体会,也让满腔热血的他倍感吃力。“没有想到会这么苦”,他始终记得,雨过天晴是头顶热辣的太阳,一次次卧倒在深深浅浅的水洼中,泥点飞溅,青绿草皮斑斑点点……走在归途,湿热难耐,咸湿的汗混着泥,“像劣质的指甲油”,一滴一滴,从指尖掉落……
现实与理想间的落差,郝江聪用了一年的时间去适应。大二那年,他开始能够慢慢体味疲惫时的呼吸和心跳。“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主席年少时期诗句里的豪言,恰好吟出了郝江聪的心境。“部队就应该是这样”,早起,拉练,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他说,那背后是坚持。
2014年10月1日,山东大学在国庆65周年之际举行了升旗仪式。映着初阳的五星红旗在郝江聪的手中迎风扬起,散成一团火。他说:“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我热爱我的祖国。”作为山大首个国旗护卫班的升旗手,每个星期一,郝江聪都会早早起床,“对着镜子捋去衬衣边上的褶子,扭正领花,一遍又一遍地调整大檐帽的位置”,慎之又慎。他希望,自己每一次都能做到最好。因为,他左肩上扛着的不仅仅是一面旗帜,更是自己的心潮澎湃和家国情怀。这份神圣,容不得半点亵渎。
尽管有关祖国的话语常显得大而空洞,但郝江聪却是打心底里“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所以,不论担任学院国防生骨干、连长,还是新生军训教官、副营长,他都严格要求。“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这是让郝江聪的战友马茹飞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只要穿上军装,平时与战友们嬉戏打闹的郝江聪,便会变得十分严厉,从不徇私情。马茹飞说:“为此,兄弟们都很服他!”
读书行路,寻山访水
和许多人一样,郝江聪刚踏入大学的第一反应是不知所措。“别人干啥我干啥”的郝江聪,莽莽撞撞,竟也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满心欢喜的他,在大学第二年决定来个改变。那年,他作为社团联合会骨干举办了第二届笑林大会,认识了各样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并和他们成为了很好的兄弟。张罗着新的生活,郝江聪忙前忙后,乐此不疲,却冷不丁被长久忽视的学业泼了一盆凉水。
面对直降11个绩点的成绩,郝江聪如梦初醒。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决心放弃之前的忙碌。大三整整一年,只要有课,教室第一排总有他在。十点晚自习结束,郝江聪便会坐在寝室,把课本翻至折角处,一边预热,一边等待“学霸”室友归来的“大讨论”。
镜头下,深浅斑驳的梧桐,校园各处的石砖、柏油路和城院老墙的信报箱,都仿佛道出了别样的心情
“走过了大一、大二的弯路,就更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尽管回归平静的郝江聪决意要补齐功课,但他仍希望能在学业之余活出自己的态度。因此,若得半日闲,郝江聪便会挎上相机,在济南这座老城,寻山访水。一年四季,目之所及,春末雨后烟雾朦胧的九如山,盛夏傍晚船泊荷上的大明湖,秋后叶落经幡飘动的灵岩寺,冬至雪飘满地银霜的水帘峡,都让郝江聪心生感慨:“也许,陶渊明也不过如此了!”
读罢汪曾祺的书,郝江聪曾感叹:“其用词纯朴地道,布局大气巧妙,人物刻画传神细致,情节无大波澜却不使人觉之枯燥,所写之物无罕世珍品却使人觉之新奇,这无一不是需要我使劲仰望才能看得到的高度,而这一切成就都来源于其对日常事物的体察入微,对人间百态的用心体会,或者确切地说,是对生活饱满的热爱。”
正在拍照的郝江聪
这段告白,或许恰好不经意地道出了郝江聪心底最真实的向往。翻阅他大三整整一年的微信朋友圈,那些照片,除却名山胜水的大气磅礴,更多的是日常最微小的细节。深浅斑驳的梧桐,城院老墙的信报箱,校园各处的石砖、柏油路……仿佛都透过他的镜头,道出了别样的心情。不管晴天、雨天,甚至雾霾天,他都兴致勃勃,“我的任务是发现美。”
不过,郝江聪在2015年9月28日晚发出的一条状态相较平时略有些不同。这天的配图是一枚校徽,难掩激动的他说:“终于等到你!”大三一年,郝江聪的总成绩直线上升了19分,凭借这份成绩单,去年九月,他成功拿下国防科技大学的推免名额,实现了一年前对自己的许诺。
大学四年,四事足矣
聊至兴起,记者突然好奇郝江聪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他想了很久,在杯中水就快见底时,灵光一闪:“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对!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细想来,不禁感叹,确实,确实。
眼前的郝江聪,一脸灿烂
不长不短的大学四年,郝江聪既初尝了军营的苦涩心酸,也体味了家国情怀的真正形状,辛苦又难忘的军训、繁忙又新鲜的社联,那些青灯黄卷相伴、跋山涉水的日子,点点滴滴,都是多年后不会忘怀的过往。即将开启新旅程的他,曾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暗自沉思:若能用四年的时间,读过各样的书,走过不同的路,结交不同的好兄弟,真正地干一些事情,“这样就足够了”。
采访结束,窗外阳光正好,眼前的郝江聪,一脸灿烂,他说:“我把大学活成了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相关链接:
[毕业生]林暄雯:幸运的“非典型学霸”
[毕业生]康原淅:积聚勇气,筑梦未来
[毕业生]滕培胜:乐于现状亦梦想未来
[毕业生]李宛珊:青春太赶,只能努力
[毕业生]包铭磊:我的大学,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