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东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网站 > 山大要闻 > 正文

战疫在一线(23):逆行者们的“十八般武艺”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5日 15:44 点击次数:

[本站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常被医护人员挂在嘴边。它道出了作为医护工作者,除了有精湛的医术、完备的护理技能,还要有仁心,要及时疏导病人,给病人信心。而此时,我们奋战在一线的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们所做的,远不止这些。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汹汹疫情,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带着“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的博大情怀,将专业知识、护理技能、心理疏导能力、协调调度能力、规划管理能力等等“十八般武艺”尽数运用到了日常救助、护理病人中,只希望能早日战胜疫情,共迎春花烂漫。

发挥精湛医术,对病人全方位精准救治

2月19日,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接收两个病区以来,首次有两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极大鼓舞了大家抗击疫情的士气。此外,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接收的重症病区第十七病区,自2月9日起,经过医疗队的专业救治,截至2月24日,病区收治的44名患者中,已经有19人转为轻症或治愈出院,重症转轻症率40%,无一例患者死亡。

医道从德,术业求精。患者能治愈出院或症状减轻,与医疗队员们的精湛医术和精心护理是分不开的。据了解,由于是重症病区,患者伴有的基础病比较多,比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在治疗时病房都是普通病区改造,不能与ICU相比,病区环境并不理想。许多技术操作的风险高,这对医护人员来说是很大的考验。但队员们都发挥出各自的专业优势,克服各种不利条件,顺利完成了各种技术操作。山东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乔云说,对于病情较重的重点病人,医疗队各专业的主任大咖齐上阵,共商议,定方案。抗病毒药怎样使用,抗生素如何选择,激素何时增减,丙球剂量多少,细化到每一步。

2月17日,一位65岁的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极度困难、心慌、烦躁等症状,血氧饱和度显示仅有50%左右,此时急需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通过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很容易产生大量“气溶胶”,加剧新冠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医护人员将面临巨大的感染风险,尤其麻醉医生实施操作须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一旦患者呛咳,被呼吸道分泌物感染的风险极大。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冯昌医师带领团队,迅速添加厚重的防护服,奋不顾身投入治疗,迅速成功实施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在30秒钟后逐渐升到93%,且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冯昌医师沉着冷静,技术娴熟,整个操作过程仅用了3分钟,为抢救成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是2月9日山大二院医疗队到达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7楼重症病区以来,完成的首例气管插管术,为医疗队治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医护人员们也不放过任何学习提高的机会。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外科专业护师王龙说,每次上下班路上,班车上都格外热闹,我们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的老师热烈交流着工作情况……通过交流和学习,大家取其长补己短,每个人都在努力发挥最大的能量。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季翔介绍道,每天在微信群里没人闲聊,说的每句话都在讨论工作。包括每天上班下班,见面说的最多的还是病例、工作流程、治疗方案。医疗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各司其职,并自觉相互补位。虽然有相当多的同事是第一次合作,但多年的工作习惯还是能使大家快速进入状态,保持全队工作的高效运转。团队最需要的是认真和默契,在这支队伍里,专业和协作体现得淋漓尽致。

完善工作流程,优化管理模式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到达前线后,医疗队首先面临的就是各种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自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接管两个重症病区开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为了实现医疗队医护人员“零感染”、提高重症患者治愈率的目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项操作,每个病房的设置、分区都进行了实地察看、相互探讨商榷,最终制定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感控与护理管理手册》。该手册涵盖了新冠肺炎重症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感控标准与流程、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病区医疗文件、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以及医疗队集中生活驻地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等。通过几天的试用,从穿脱防护用品到各个分区的工作流程,从护理管理到各班次、班组的工作职责与流程,各方面都得到了检验,效果良好,护理工作的“齐鲁标准”,受到在该院区工作的兄弟医疗队同行的肯定并被推广使用。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专业护师王龙说,从接手病房开始,我们大家就开始讨论病区的工作重点,并根据工作重点制定工作目标,梳理工作流程,现在每个班次都有清晰的工作内容,各个班次之间的衔接也非常顺畅。

精心护理下的温情与感动

在治愈患者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前线的护理队员们用专业技能与忘我的奉献精神,为患者们提供着无微不至的护理服务,也传递着医患之间的温情与感动。

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吴剑波所在的病房有个88岁的老奶奶,从敬老院转来时确诊为新冠肺炎、褥疮、大小便失禁,状态特别差。在医护团队多次讨论、会诊、精心护理下,两次咽拭子RNA病毒检测转阴,肺部CT明显好转、体温不再超过红线、褥疮减轻……老奶奶奇迹般地慢慢恢复中。倍感欣慰的同时,其他问题仍然困扰着医护团队,老人消化不好,吃不了其他食物,还说不清楚自己想吃什么。新冠肺炎患者除了接受规范的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也是重要的环节。为此,护士长立即联系老奶奶的女儿,仔细询问老人平时的饮食习惯,被告知老人喜欢喝清淡一点的粥。可是光喝粥营养跟不上啊,科主任、护士长想起医疗队有为队员准备的备用的破壁料理机,可以将几种营养食品做成粥。第二天,大家就把料理机、各种营养品、水果搬到了病房,根据营养需要,用料理机把鸡蛋、青菜、肉类做成老奶奶喜欢喝的粥,老奶奶终于有了喜欢的食物。

这种融化在日常的感人行径还有很多。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保健科呼吸专业主治医师许霞对15床孕妇的出院感到特别开心。那名孕妇今年37岁,怀孕29周了,入院前已持续发热10天,并出现了呼吸困难。入院4天后,又出现了低体温,体温不到35摄氏度,同时还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许霞和其他医护人员把自己带来的暖宝宝给她取暖,并把省下来的水果、营养品拿来给她。经过14天的治疗,孕妇终于痊愈出院。

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专业护师戴彦君说,在病区,可以看见同事自发给患者准备的洗发水、沐浴露、梳子、矿泉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为卧床患者用枕头替代翻身垫以加强翻身;用3M胶贴替代口插管固定器、丝绸胶带……虽然我们身心压力大,但每次看到病患的目光,我们就充满力量。

爱情信使、搬运工,逆行者们的多重角色

山东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专业护师盛东芹说:“我由衷敬佩所有的护理人员,我们的团队有很多90后,每天工作身兼数职,订饭、发饭、输液打针、收拾垃圾、拖地、消毒、采集标本、送标本、管理危重病人的吃喝拉撒、疏导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数不清,一会儿是护士,一会儿是保洁员,一会儿是物业员,一会儿是心理咨询师。”角色在变,不变的是护理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温暖与真情,这种带着温度的护理,为患者们战胜病毒,增添了无尽的信心与力量。

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专业主管护师王媛最近充当起了病房里的爱情信使。在重症病房,王媛在初次护理一位老爷爷时,老爷爷不停地和她说着什么,因语言差异,当时王媛并不能理解老爷爷的意思,经过反复沟通,终于明白。原来,老爷爷的老伴也在她们病房,但不在同一个房间,由于治疗需要,他们只能在各自病房隔离。最关键的是奶奶身体不好,老爷爷很着急,很牵挂老奶奶,他希望王媛可以帮助他们传递信息。王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有时候,王媛会去奶奶的病房把脏衣服拿来,爷爷帮忙清洗,第二天再由王媛帮忙送回去。一来二往,王媛和她的小伙伴们就成了爱情信使一般的存在。奶奶会洗车厘子给爷爷,让她们帮忙捎去;爷爷会让她们帮忙看看奶奶有没有好好吃饭,或者告诉奶奶他很好。王媛说:“(疫情被战胜后)我等不到长发及腰便会再来武汉,看看这个我曾经战斗过的城市,看看不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如果有幸,我希望可以再遇见二老,再看看这世间最美好的爱情。”

由于科室物资匮乏,近一段时间,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专业护师刘善旭一直穿梭于医院的个个库房,领取发放的物资,为科室做好后勤保障。“善旭,七号楼一楼去领取成人纸尿裤,三号楼药房领药领取酒精爱尔碘!”“善旭,医院发来慰问品,在医院东门”每次听到命令,刘善旭都会火速赶往目的地,一刻也不敢耽搁。由于医院区域划分,部分楼层过道被封死,推车上下台阶不便,这就需要人力上下装卸。一天下来,数不清的往返,汗水湿透了衣服。刘善旭说:“我的内心是满足和幸福的……累,并快乐着!”

创新思维,医护人员们的各种实用DIY

由于各种特殊情况,前线的医护人员难免会遇到医疗资源不足、医疗器械需要改进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效用。

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专业主管护师郭丙秀介绍道,病房里没有中心负压装置,全部使用的电动吸引装置,吸痰瓶需要重复使用,倾倒痰液风险性极大。因此,队友们对吸痰装置进行了改造。有一次接班后,郭丙秀发现病区吸痰装置改造得有缺陷,于是利用工作之余对病区的全部吸痰装置重新整改完善。虽然做完这项工作后,她全身都湿透了,但她仍然很高兴。她说:“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筒了,大家不用再倾倒痰液了!”


由于防护服没有口袋装笔、胶带及常用的东西,医护人员需要经常往返护士站及病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援鄂医疗队队员、山大二院的医护人员们开动脑筋,就地取材,纷纷变身巧裁缝和DIY小能手,上演了一场创意“大比拼”,用矿泉水空瓶和手消液空瓶制作的桶包,用擦鞋布制作的百宝袋,再加上上面画的卡通画和加油鼓劲的话,美观实用的同时,也给大家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往年,齐鲁医院病房里的灯笼总是小年时挂上去,年后元宵节过完就收了。今年,他们特意没收这些灯笼,希望这火红的暖暖的颜色,能给奋战在前线的同事们传递温暖和力量,带来平安和顺遂。他们在给前线医疗队队员们的信中写道:“灯笼挂到你们战疫结束、平安归来时……”


【供稿单位:齐鲁医院 第二医院 宣传部    作者:张丹丹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