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水中机器人团队受邀参加IROS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会议,并在会议同期进行的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了亚军。关于机器人,人们最熟悉的也许莫过于科幻片中的种种人形机器,或是被80、90后奉为童年经典的擎天柱、哆啦A梦、阿童木……但什么是水中机器人呢?接下来,就请跟随山大视点记者的脚步,走近这支团队,听他们讲述自己与“鱼”的故事。
记者刚踏进团队实验室的走廊,就听见了水声。一直低头忙活的队员沈立凡听见脚步声,抬头笑着说:“看,为了迎接你们,一直忙到现在呢。”直到这时,记者才知道,水中机器人并不是在水中扑腾的机器小人,而是一条条游得欢脱的“小鱼”。为了让采访能顺利进行,团队提前一天把机器人从兴隆山校区运到了千佛山校区,还特地清洗水池换了水。
团队指导教师刘甜甜(右二)及部分队员和焕然一新的水池合影
比赛设立至今,历时八年的“抗战”
这些“小鱼”之所以会产生,源于八年前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副主席、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陈言俊教授,山东大学水中机器人团队指导教师刘甜甜与北京大学谢广明老师在一次会议中的闲聊。那时国际上的机器人比赛风生水起,而中国人却只能参与别人的比赛。“为什么不建个中国人自己的比赛?”这个想法让三个人一拍即合。他们分别向各自学校汇报,并得到了一致的支持,最终联合国内几所高校,共同创立了唯一由中国人发起的机器人赛事——水中机器人竞赛,而隶属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水中机器人团队也因此诞生。
初生的水中机器人竞赛叫机器鱼水球比赛,也就是现在的全局视觉组竞赛。简单地说,就是用鱼形的机器人去顶水球,像足球比赛一样,谁进的球多谁获胜。后来,为了让更多同学能够参与,并增加比赛多样性,竞赛又添加了只需要编程的2D仿真组和由参赛者自由设计、自主制作机器人的自由创意组。山大水中机器人团队也因此划分为了全局视觉组、2D仿真组和自由创意组。此次获得国际亚军的,是全局视觉组。
八年来,水中机器人团队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学校的“特色优势项目”,再因击败美国西点军校而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如今更是受到作为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旗舰会议之一的IROS邀请。“能够被IROS邀请,代表着学术界对水中机器人竞赛的关注”,并且此次同期举行的国际邀请赛的十支队伍里,只有两支是来自中国的学校,“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比赛”。聊及此,刘甜甜感慨:这“也算是对我们‘八年抗战’的一次肯定吧”。
“1+1≠2”同样重要
国际赛事的亚军,将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抛出,总让人想要追问一句“为什么?”
当问及参加这次在德国举行的比赛是否激动时,队员董景磊答道:“当然激动,但是因为头几天实在太累,没来得及多想就睡着了……”
出发之前,队员们专门到北京大学呆了三天,适应新的“鱼”。那几天,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吃住全在实验室,不停写代码、不断调试改进,为比赛做着最后的努力。成绩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付出与投入,而这些,或许是对前面问题的最好回答。
不过,奖项固然重要,但对于团队来说,出国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此。IROS大会总主席、德国汉堡大学Jianwei Zhang教授曾给予团队高度评价,认为本科生能够参与这样的大会,和许多博士同台,并获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而决定派出本科生参赛的背后,隐含着学校和团队老师的特别考量。
陈言俊在今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曾代表教师发言,他这样介绍学校创新活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兴趣、科研习惯和科学素养,从而提高你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敢于面对挑战、敢于胜利、勇敢面对失败,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意志。”刘甜甜也提到,考虑到成绩,或许多派研究生参赛会更加合适,“但我们仍然希望能够让本科生走出去,接触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开拓视野。”
全局视觉组的“小鱼”顶球(左)与自由创意组设计的机器人(右)
在刘甜甜看来,所谓创客并不是指要创造多大的经济利益,只要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达到了自由创新的目的,就可以称之为创客。比如,人们可以证明某个杯子能够盛水,但若证明这个杯子不能盛水也是很宝贵的经验,事物的正反两面都需要被接受,“1+1=2与1+1≠2是同等重要的东西,这才是创新或者创客该做的事”。
见一同被采访的队员若有所思,记者打趣地问:“你们老师的话很有启发意义,他经常这样和你们聊天吗?”
“没有!”队员和老师对视一眼,大笑了几声说:“老师经常说的是,这个地方做得不对,回去再改改,查查别人是怎么做‘滴’,然后我们就开始干活了……”虽然队员的一句话里转了几个音调,但刘甜甜仍不忘回归正题澄清:“强调学生自主是很重要的,他们要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
实际上,学生自主也是水中机器人团队一直以来秉承的管理模式。“老生带新生,高年级带低年级,老师在关键问题上把关”,这使得团队成员有着较强的团队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而老师们的帮助虽看似蜻蜓点水,却能泛起诸多涟漪,一圈圈散开的水波正如现在越来越广阔的平台,让学生们得以放手一搏。
同吃同住好兄弟
采访过程中,实验室的突然停水,使得一直忙碌着的七八个队员得以和记者一同围坐,聊聊他们的日常。让人惊喜的是,团队的老成员、远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的王健坤和在航天所读书的张伟也通过视频通话参与了采访。显示着他们头像的电脑被正儿八经地摆在了椅子上,惹得在场所有人都拍掌大笑。那么,这个团队的日常究竟是怎样呢?
队员兴致勃勃为前辈的视频通话拍照留念
“早晨基本上是不干活的,九点起来吃顿饭,走到食堂九点半,吃完饭十点,走回来十点半,发现又到吃饭点了,走过去十一点,上午就这么欢快地结束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技术宅”?这就是国际大赛亚军的日常?然而,并不是。
事实总比想象要丰富得多。一走进实验室,就能看见角落里摆放的水杯、牙刷,和静静躺在不远处的棉被。每次临近比赛,团队总会有人在这里打地铺,写代码,灯火通明到天亮。而那样一个欢快的上午,往往是用通宵达旦换来的。
这样的工作强度,辛苦不言而喻,但好在总是兴之所至。当被问及感受,队员闵新平回答说:“不辛苦,挺好玩儿的,不同学院的同学有机会聚一聚,一个是感情深,都成了兄弟,另外自己的思维也更开阔,不会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曾经有一次,团队里几位要好的队员相约吃饭喝酒,大家喝到一半想起来有一人有事没来,瞬间感觉不对,于是纷纷掏出手机,把他的照片打开,在中间摆一溜,四个屏幕,每个手机前放一杯酒,然后拍照片给他传过去。看这些“技术宅”在眼前津津乐道着自己的“光荣事迹”,忽觉惯常沉默的他们真是不说则已,一说真“惊人”。
大奖过后,生活还在继续,这支团队的行程也不因曾有的繁华而止步。采访过后的第二天,队员们又坐上赶往贵阳的火车参加新的比赛。而他们,也将带着他们的“鱼”再次启程,创造另一个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