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山大

回眸奋进路丨厚植齐鲁,至诚报国,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贡献山大力量

发布时间:2024-06-23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吹响新号角、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为进一步动员和号召全体山大人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汇聚力量,共同书写“强国建设,山大有为”的精彩答卷,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回眸奋进路•迎接党代会”“同心聚合力•关注党代会”“逐梦再出发•贯彻党代会”系列报道,立体展示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及各单位深入实施“七大战略”所取得的成果;及时报道第十五次党代会的最新消息;跟进报道各单位掀起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热潮的动态,和加快推动事业发展的务实创新举措,全方位、多维度呈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面貌,激励全体山大人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全面图强,为加快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团结奋斗!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山东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将服务山东战略确立为学校的发展战略之一,成立服务山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服务山东办公室,先后出台实施服务山东1.0和2.0行动方案,高水平谋划和开展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进一步凝聚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思想共识,不断深化“服务山东战略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山东发展就是服务国家发展,扎根齐鲁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理念,以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带着真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全力回报山东人民的期待和厚爱,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贡献山大力量。

点面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

山东大学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与重点省市、重点企业、兄弟高校开展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明确了“服务谁”——

图1 广泛开展省内外合作

强化省内“三核引领、多点突破”服务布局,与16个地市实现重点合作全覆盖,按照每个城市“1个综合研究院+N个产业研究院”模式,构建山东省内合作平台体系。面向全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聚焦重大工程建设、重点学科发展需要,在重庆、黑龙江、甘肃、西藏、深圳、苏州等重点区域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建立西藏研究院、甘肃研究院、云南研究院,并作为内地首家高校布局香港,设立综合性研究院;与新疆、内蒙古、海南、辽宁、吉林建立省校合作关系。

图2 建立校企深入合作关系

与中国中铁、中国银行、山东能源、山东高速、浪潮、华为、歌尔等54家企业建立深入合作关系,推动共建校企行业学院、产业研究院。与山东高速集团共建齐鲁交通学院,培育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交通学科。与山东能源集团共建未来技术学院、产业研究院,推动我国能源、智慧矿山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重构。

图3 与兄弟高校开展深层次合作

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与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国家“双一流”高校开展高层次战略合作。与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康复大学(筹)等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支持空天信息大学(筹)建设发展。联合驻鲁部属高校成立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联盟,发布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宣言。

汇聚合力,擦亮山大系品牌

学校擦亮“山大系”品牌,汇聚山大师生系、校友系、校企系、齐鲁医学系、基础教育系力量,开展精准化服务,进一步明确了“谁来服务”——

山大师生强化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衔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团队强力支撑国家神光系列重大装置建设,突破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第三代半导体生长及加工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孵化企业山东天岳成长为“中国碳化硅第一股”。

图4 山东大学校友企业家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活动

山大校友心系国家、情系齐鲁,推动行业进步、引领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让“山大人”这一璀璨群像更加闪耀。举办山东大学校友泉城行活动、山东大学校友企业家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活动,进行项目集中签约,共签约项目40余个,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及储能、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链,签约意向金额合计近800亿元。

图5 山大校企

山大校企深化体制改革,谋划部署山大产业系服务山东“1234”战略举措,即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坚持规划引领、文化引领,写好产教融合、产城融合、做强做优做大的三篇文章,落实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山大产业系联盟、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作用、推动企业上市四项重点任务。山大地纬以“AI+区块链”为核心驱动力,为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改革以及“数字济南”建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智能动力。山大鸥玛为国家教育考试、执业资格考试、行业协会考试等提供全生态链服务。山大电力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参与中电联、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标准制定。

图6 齐鲁医学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齐鲁医学作为我国四大医学教育品牌之一,至今已累计培养6万余名医学专业人才,为山东乃至全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学校围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区域医疗发展急需,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牵头创建山东500万人群全生命历程健康队列,完成《山东省全人群全生命历程健康图谱》报告,入选山东省大数据成果展。医务人员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奔赴抗疫一线,付出艰辛努力,为新冠疫情防控作出山大贡献。

图7《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办学典型

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自成立以来,凭借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专家引领下的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建设成果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山东省内教育部门和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形成“四地七校四个教育共同体”办学格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共同打造文化理念互进、教师教研互动、教育资源互助发展模式,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帮扶市县整体办学质量,促进校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推动山东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体两翼,社会服务“山大模式”成效初显

山东大学逐步探索构建以社会服务为主体,以成果转化、科创基金为两翼的合作架构,建立起社会服务的“山大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怎么服务”——

图8 山东省人才发展论坛

在深入对接国家和山东省战略目标中,山东大学聚焦重点科学领域,汇聚政府、企业、学校优势资源,博士后培养规模质量跨越式提升,目前学校博士后在站人数占全省规模的1/3,出站人员近八成选择留鲁工作。学校每年有5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山东,为山东各地、各行业输送大量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另有逾1500名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行业就业,主动投身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学校选派挂职(兼职)、担任科技副职数百人次到县(市、区),将大学的科研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指导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帮助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积极推进银龄教师工作,三年来共选派银龄教师31人次,赴青海师范大学和喀什大学支教,为西部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深入推进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给予河南省确山县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持,持续推进确山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图9 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磨料水射流辅助精密磨削系统应用于我国最大口径地基太空望远镜制造

山东大学聚焦山东“十强”产业,努力实现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省内服务山东本土企事业单位1630余家,共建科研平台210多个,在山东落地转化成果170余项,转化总额超5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15项。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股权+货币资金”模式,“氮化镓单晶衬底生长与加工”“氧化铝特种陶瓷材料”“地下工程突涌水、塌方等灾害治理技术”“电池储能系统智能测试与高效并网控制技术”等一大批千万元级项目落地转化。“桥隧工程空天地一体化地质探测及检测新技术”专利群转让额超亿元。学校联合校外多家单位发起设立山东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专项用于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山大产业系创新;依托学校教育基金会发起设立科创母基金,助力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有机结合,构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合作生态。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磨料水射流辅助精密磨削系统应用于我国最大口径(直径4米)地基太空望远镜制造。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团队扎根潍柴多年,参与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技术研发工作,突破世界性难题,引领行业形成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

图10 优质文化精品持续产出

山东大学持续推动儒学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支撑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筹备和学术组织工作,助力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品牌。一大批优质文化精品不断产出:由杜泽逊教授主编的《齐鲁文库·典籍编》第一辑100册,是新时期山东文献整理出版的又一项重大成果。推出一系列文化读本,阐发山东地方文化中最具标志性和符号意义的历史文化现象,为深化地方文化研究提供范例。山东大学博物馆作为全国高校第一批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近年来线下年均接待量超10万人次,全力推动文化普及工作。学校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研究院、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山东发展研究院、县域发展研究院、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作用,报送各类智库成果千余篇。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教工党支部打造“三零小院”,主动对接省内乡村旅游管理者及经营业户,开展智力扶持和公益性辅导,帮助全省20多个村庄实现旅游提质升级,打造出中国最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个典型案例。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山东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为国家和山东高质量发展筑牢教育、科技、人才之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挑大梁、走在前、建新功!




【供稿单位:服务山东办、合作发展部 宣传部    作者:范晓晗 谢婷婷 山宣    摄像:张锦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林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