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公明:探寻“有意思”的热力学

发布时间:2017-10-13

编者按:在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山东大学对一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了集中表彰。众多学术大咖,或者是青年学者,于这次表彰大会上领取了自己身为教师的无上荣誉。这份荣誉象征着的,是他们实打实的教育成果与科研实践,是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同时也彰显着他们的师心、师德、师魂。他们之中,有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也有学生们评出的“我最喜爱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近期,山大视点网站记者将陆续采访部分受到表彰的教师,与他们聊走上讲台的不同经历,教学科研中的点滴感悟,以及何为优秀教师。

 

辛公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11年,承担本科生《工程热力学(双语)》等教学工作,年均约180学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教研项目2项、校级教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教研课题1项。曾获山东大学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日,辛公明教授获评山东大学2017年度“我最喜爱的老师”,山大视点网站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听他讲眼中的教书育人,以及情有独钟的热力学。

与学生交往,课堂上要做到三个“不”

记者见到辛公明,是在能动学院上《工程热力学(双语)》的教室里,他正在做课前准备,并时不时地与学生交谈着。他说自己很喜欢跟学生交流,“交流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通过互相交流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此外,多跟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信息,反过来学生也易于接受来自老师的信息,这对教学非常有帮助。对于这样的教学小技巧,辛公明的结论是,“从效果上看还不错,最起码学生看到我不会害怕,彼此距离不会那么远,这一点很重要。”

对于课堂上的互动,辛公明同样重视。他给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惯例是,先对课程进行介绍,然后让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每人几句话,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可以讲。每次上课前他会邀请学生到讲台前与大家一起复习回顾上次上课内容;在课间后第二小节开始前,他还会安排同学讲各自家乡的特有小吃或讲一些笑话故事。这种交流可以把大家的兴趣调动起来,课堂知识点也好,外在拓展内容也罢,最后再收回来讲这节课的内容。

辛公明很爱自己的女儿,他对女儿的态度,不是管而是与其交往,这与他和学生的相处模式非常相似。提起女儿,他说:“要让她知道,事情要自己选择,并由自己承担相应后果,当然选择可能会有奖励,也可能会有惩罚,这个都是要去体会的。”同样的,在十多年与学生教学相处的过程中,辛公明也养成了喜欢与学生交流的习惯。

在学生们看来,自己在辛公明的课上不仅可以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收获其他方面的很多信息。一个喜欢互动的老师势必能带出一个生动的课堂,这个互动,不是简单地发问“你明白吗”,而是对课堂融入诸多心思和思考,辛公明对此有着自己的体会。

他希望在自己的课堂能够努力做到三个“不”——内容不能讲错了,学生不能讲睡了,课堂不能讲满了。第一步,内容不能讲错了,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相对容易实现,每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应该都能够做到;第二步,学生不能讲睡了,则不是那么容易,“课堂上老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听课状态并及时做出调整,不能让学生失去听讲和学习的兴趣;第三步,课堂不能讲满了,不能总是采用填鸭式的上课方式,要多一些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最好有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较多参与,希望学生能够在听讲和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消化吸收,巩固教学效果。

平等、对话、沟通、互鉴,正是因为辛公明对待教学对象的态度,因为对教学工作的用心与付出,他才在教书育人这一教师的天职工作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得到了教学成效的回报,也得到了“我最喜爱的老师”这一光荣称号。

乐在其中,探索热力学未知世界

从大学开始,辛公明就在学习研究热力学方面的东西。当被问及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感受,他用了“有意思”几个字来形容。“有意思”,不仅仅是说这方面的研究有意思,更多的是他对热力学的喜爱之情。

2004年7月,辛公明赴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留学,主要参加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研究。国外的学习与研究令他获得了很多机遇,但辛公明选择了回母校任教。

回到山大教书的辛公明,在给学生上课的经历中收获了不一样的成就感。他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上课时的情景,“当时是新学期第一周的公开课,也是《工程热力学》双语课程,樊丽明校长还来听课了,我当时挺紧张的。樊校长对我在课堂结束前小总结的方式给予了赞许,更多地是对我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如课堂授课需加强互动、调节讲课节奏、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等。樊校长的鼓励对我的教学影响很大,也一直激励着我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进取。”

在真正从事热学领域之后,辛公明发现,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会用到热力学知识。“能量在被利用的过程当中,超过85%都要以热能的形式出现,热力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他举例介绍说,手机散热要如何控制热量、航空航天器件的热控制、快速测量温度计等都涉及热力学问题,它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辛公明对热学这一学科的前景十分看好,“它偏基础一点,会影响到越来越广的应用,重要性也会越来越强。”在谈到学生投身这一学科时,他说:“你只有真正地用心去做,不是光看别人做什么,而是自己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辛公明的科研之路深受导师程林教授的影响,“程老师治学非常严谨,特别地追求精益求精,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程老师曾鼓励我们——个人的成长不需要模式,需要榜样。他希望老师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励双方共同成长和进步。”辛公明从导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就是一个榜样,将来我也想做得能够更好一些,在科研方面,更在教学方面。”


近期山大视点网站“山大人物”访谈一览:

[师者]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孙心笛    摄影:孙心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